第20章 重返桂林(2 / 3)

创世迷情 三缕红云 5262 字 2017-08-03

极端组织里,是所谓的圣书。在世俗人的记忆里,亚辉是引起那次人文灾难的罪魁祸首。可是,看过他的“原著”(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之后,感觉到在研究所里会有这样一本绝本(全世界只有这一本),可能也不是巧合。

亚辉是桂林市大圩乡的人,生于2035年,卒于2073年。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原因不明。虽然主流宣传机构都称此人是民间传说中子虚乌有的人物,但民间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说是亚辉并没有死,而是成了“神仙”。世间哪来的神仙???云老却交给我一本亚辉的书,奇怪,太奇怪了。前后对比,这一切太蹊跷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既然已经来了桂林,还不如去亚辉的家乡看看,也当旅游了,说不定还能找个突破口啊。想起来了,之前老围着桂林城乡结合部这个范围以内转悠,好像大圩乡还真没去过哩。

青田村,即亚辉的出生地。

其实,今天的中国农村,常住居民已经不多了,但“村”这种行政单位还一直保留着,变成了纯粹的生产单位,是农业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留守的村民实际上就是那些农贸公司的职员。严格来讲,所谓的村其实就是一个农贸公司。百分九十九的农民的户籍被集中编制进了城镇户籍统一管理,改变了原来自然农民的散居状态,人们搬进了由政府、农贸公司、村民共同集资而建设的居民点,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中国节约了近一亿亩的土地,实现了真正的农业产业化······

亚辉去世已经两百年了,由于农村的巨大变化,不知道亚辉的旧居还在不在,这是找寻亚辉足迹的关键。他的旧居曾经是亚辉纪念馆,据传在那次人文灾难后期被烧毁了,但又有人传说亚辉纪念馆一夜之间就凭空的消失了,一直到现在,所有研究亚辉的人都没找到,这是至今也没能解开的一个谜。亚辉本身就是一个谜,现在的史学界一直否认有这样一个人物存在过。

这是我所了解的关于亚辉的有限资料。

这里地处边远山区,可用耕地匮乏的地方,政府将它划作生态保护区,方圆十公里仅有一处农家乐,青田避暑山庄。这寒冬腊月的,除了偶尔有人来钓鱼,或买家禽之外,也没有游客前来住店,我就成了农家乐里唯一的住客。

“老板,生意好清淡啊?”青田村也不算小,亚辉的老家在哪里,确实不好找。为了打听便主动和老板搭讪。

“这不是淡季吗?”

“就你一个人在这里吗?”

“放假了,职工都回家过年去了。”

······

在与人交际上我绝对是个菜鸟,和老板交谈也就老问些九不搭八的问题。:“你们这里是个好地方啊,人杰地灵的,名人辈出,那谁,亚辉是你们这儿的吧?”终于问到了点子上。

“其实,你一进村我们就知道你是来找他的,我们恭候你多时了,禹音先生。”

有门儿,我一定是找到“组织”了。我住进来使用的是假身份证,他居然知道我的真实名字。但不知他是哪一边的,是反客还是国安的。

“我把我的一个学生弄丢了,老板知道他的下落吗?”我心里免不了一惊,做了羊入虎口的最坏打算。

“咳,为什么我的曾曾祖父在咱们内部都得不到彻底平反呢?也不知道他老人家要什么时候才能‘重见天日’。我还是先带你去见他吧。他是国家绝密计划的重要组织者。”

哦,我这是找到“组织”了,可也不免有些失望,我原本是想先找到雪竲的,谁知误打误撞的先找到了“组织”。

“照你这么说,咱们都是黑市人口吗?”

“哈哈哈······不错。我们都是见不得天的地老鼠啊,我们都一样,是‘死了的人’。也不知道上面是怎么搞的,非要我们‘死’了才放心,哈哈哈哈······”

“什么绝密计划?”一直到现在我也不知到底云老要我执行什么样的任务,更不用说这个绝密计划的具体内容了。

“见到我家曾曾祖父,他自然会告诉你的。”

天色黑定,这位自称正雄的亚辉后人带着我向大山深处走去。兜兜转转的在深山的密林里行走了一两个小时,要不是我有夜视能力,还真没办法记住路线,更不用说辨别方向了。难道真像传说的那样,亚辉变成了神仙,住进了深山老林?怎么又是山洞呢?这些奇人异士怎么老是爱住山洞呀?这时候,后面的树和路淅沥哗啦的作响,准是路径在发生变化。这种移路术通常是出现在古代武侠小说里,方法虽然老点儿,却也总是很管用,现代科学称之为“路密码”。

走到一处勉强可以站稳一个人的地方,正雄拿出“路密码”遥控器,他面前的树木都“乖乖的”让出一片空地来。重新输入一组遥控密码后,前方一块大约二十吨的巨大岩石被移开了,经过一大段隧洞后,我们来到一扇电子指模识别门前面。

“只有我的指模才能打开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