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每三十二章 咸阳城(2 / 2)

当徐焕拉了拉徐政的衣角,徐政才回过神来。听说是徐焕的师傅,并且救了徐焕一命,连忙道谢:“多谢壮士的搭救,壮士远道而来,请到我府上一叙。”

郑东也不客气,叫薛大伟把其他的人找来,徐政又寒喧了一翻,然后领大家一同回咸阳城去。

一行人到了咸阳城,只见人山人海,城里城外都站满了人,有老有少,到处人声鼎沸,大家像欢迎英雄凯旋一样,能帮徐政逼退的,那不就是英雄吗?

对于他们,包括郑东本人,也是第一次看到古代的人群,也是充满了好奇。

只见在平地上,巍然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城池,跟现千多年后保留下来的城池无异,高大的城墙,木制的城楼,深深的城门洞,护城河绕城而过,城门洞上面的石头上刻有几个大字,用秦篆书写的,不用想也是“咸阳城”三个字了。

穿过深深的城门洞,里面的建筑就一目了然了。

一条笔直的大道直通南北,中间有无数条小街,房屋连片,商铺林立。据徐焕介绍,这个城周长总共有5里,里面住了一万多汉民。

举目所望,只见城里的民居大数是以土坯砖为主,都是平房,上面再盖上青瓦,而所有的街道,都是平整的土,没有铺上石头或砖。

再往里走,街道的尽头,整个城池的行政中心和贵人居住的地方,不仅街面道路都铺上石块,连建筑的规格也华丽起来,建筑用的全是青砖,虽然还是秦朝的建特点,终于有了二层的房子,雕梁画栋比比皆是,池塘花榭点缀其中。

一处巨大的宅院,乌黑沉重的大门前,两列带刀的士兵站得笔直,两边围墙高耸,尤如城内之城,这必定是咸阳城的王府了。

果不其然,徐政领大家穿门而入,众来眼前一亮,原来里面还有一个大广场,广场正对面,是一所大殿,这是徐政他们平时议政的地方,此时大殿大门紧锁,徐政领大家从大殿旁边的小路住后面走走,后面才是他们平时居住的地方。

只见到处是绿树成阴,小径两边,花团锦簇,四周的假山流水,楼台花榭,映在其中,不同穿着的老妈子和丫环们,进进出出,真是个好去处啊,跟红楼梦的大观园差不多,现在轮到他们当刘姥姥了。

徐政把他领到一处大房子里,只见正中边上一张矮的几桌,下面两排也是小方几,每张几桌下面都铺上一个毛垫。

徐政走到中间的那个大一点的方几后面,跪着坐下,这个坐姿很怪,不仅是跪着,还要把屁股坐在脚根上,大家面面相觑,这徐政,招待客人就坐地下啊,没办法,秦朝就是这样,这个时候还没发明椅子呢。没办法,大家只有样学样,脱了鞋在毛垫上面跪坐起来。

徐政拍了拍手,叫待女们把酒食水果搬上来,边吃边叙话。

此时,会客大厅只有徐政父子三人和郑东一行六人,按尊贵,右边是郑东一行,左边是徐焕徐浩两兄弟。又是一阵感谢的废话以后,大家喝酒吃肉。

说真的,这个酒很淡,不过肉食和水果不错,但这坐姿还真是不习惯啊,这是谁发明的坐姿啊,真是怀疑发明这种坐姿的人心理有病,不到一会儿,他们就感到腿又酸又麻,又不好发作,只好强忍着,后来实在受不了,就把脚伸了开了一点,在徐政看来,这是很失礼的事,他眉头一紧,有点不悦,但又想到他们是外国人,不懂中华礼数,也就罢了。

郑东连忙说:“我们那里,从来不用这样坐了,大家用的是椅子。”

“椅子?”徐政从来没听过这个名词,有点莫名其妙。

“就是这样的”,郑东比划了一下,“就像这个几,坐在这个小几子上,前面是一大几,大家就围着这个大几聊天,讨论事情。”

哦哦,原来是这样,不过徐政怎么也想象不出,这样坐着有什么好,而且一般是只有大王才能坐的,大王座的是床,这不是越礼吗?

他好奇的问:“贵国也是行六礼吗?也会说大秦话吗?”

郑东起身,对徐政施了一礼说,“咸阳王,不瞒您说,我就是来自中原,原来的秦国,只是为了吓退徐坚,才不得己说是来自东方的玛雅国。”

“哦,原来如此,事出有因,不怪不怪,难怪你说的中原话那么纯正,我就一直怀疑你是不是来自中原了”。

“多谢咸阳王大度”,郑东说完后,回席而坐。有些事是必须要先挑明的,不然越扯就越不清。

“中原现在怎么样了?还是大秦国的治下吗?”

“大秦国?”那是猴年马月的事了,坐在后面的全倩瑶听了想笑,又不敢笑只能憋着。

郑东听了却有点为难,全跟徐政说了吧?那林晓李倩瑶他们就知道真相了,现在是跟他们挑明真相的时候吗?不说吧,又肯定混不过去,怎么办?

对啊,怎么办呢?请看下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