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新版老人与海(2 / 2)

还有段插曲,关于马林鱼和鲨鱼的。

那一天,郑东和薛大伟跟往常一样,早早地把线放了,今天是个好天气,鱼儿也肯定不少。

突然,线崩得很紧,把小艇拽得激烈晃动起来,远处,一条黑色的鱼鳍露出水面,就一个巨大的蒲扇在拍打着海水,仔细一看,天啊,他的鱼钩被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咬住了。

这条鱼至少有一百多斤重,长长的上颌骨向前突出如枪头,中奖了,要是能钓上来,一个月的伙食都不用愁了。

两人异常兴奋,这是他们第一次钓到这么大的鱼。为了征服这条大鱼,他们与之周旋了很长时间。

马林鱼力气很大,直接拖过来根本就是不可能。如果用强,绳子缠在手臂上、深陷入肉,还有可能被绞断的危险,但不拉紧吧,又怕脱钩让它跑了。

他们跟这条鱼搏斗,弄了很久,最后精疲力竭,两手抽筋,也没摸到鱼尾一下,他俩干脆放弃了,等这条鱼没力气了再弄吧。这条鱼好像有无穷的精力似的,一直拖着小艇不断地往前游去。

过了许久,这条马林鱼气力衰竭,终于停了下来,他们把绳子慢慢地卷起来,不断地靠近这条巨大的马林鱼,准备用斧子直接砍了。看到人过来,鱼儿更加受惊,拼命挣扎,把海水拍得啪啪巨响。

又是一场战头,对于这条马林鱼,是生死之争,对于人类,亦是生存的需要。最终,人类的智慧还是战胜了原始的力量,在斧头的利刃下,马林鱼被郑东他们顽强而被捕获。

好家伙,个头还真大啊,简直有半个小艇那么长了,他们把鱼拴在船边,今天要吃一顿美味的马林鱼了。

但还没等他们高兴完,一条巨大的鲨鱼游了过来,可能是被马林鱼的血吸引了,张开血盆大口,直接扑上他们刚刚获得的猎物。

郑东看到这,连忙叫薛大伟帮忙解开绳子,把鱼扔了,并赶紧离开里。

薛大伟很不理解,好不容易才钓到的大鱼,扔了太可惜了,但看到郑东严厉的眼神,只得很不情愿地照着做了。

小艇驶离鲨鱼的海域很远很远的时候,终于到了安全的海域,郑东嘘了一口气,太危险了,差点就万劫不复了。

从来没有那么紧张过,包括以前在异国跟毒贩的战斗。

跟毒贩的战斗是精心策划好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行动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即便不成功,也可以安全撤退。而在茫茫的大海上,只有一条充气的救生艇,惹上这种海洋霸王,那就是十死无生的境地,没有丝毫可以怀疑的事。

郑东解释说,大海的鲨鱼对血很敏感,一滴血就能让很远的鲨鱼闻到。这条马林鱼被砍了,流出的血把鲨鱼吸引了过来,现在只看到一头,后面还会有更多条围过来,因为鲨鱼通常是成群结队出现的。

而且鲨鱼闻到血会发疯,到时候一艇的人都会有危险。我们这个小艇是充气的,只要被咬破一个洞,那大家都没有一个人能活着。

拖着疲惫至极的身体躺倒在小艇上时,郑东不由得一阵感叹,这不就是“新版的老人与海”吗?在海明威的笔下,老人与鲨鱼为了抢马林鱼,勇敢搏斗,而在他们这一版中,他们却只能落荒而逃,这不是拼命的时候,大丈夫能屈能伸嘛,不必把一艇人的生命压在一场无谓的战斗上。

在绝对力量面前,一切都是途劳的,只有具备了辗压性的力量,才能真正地称王称霸,就像后世,掌握了机器和自然的力量,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这不就是千百年来人类的目标吗?或许他能给这个时代提前带来“神”的力量呢。

……

《老人与海》简介: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主角人物是一位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呎,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小鲨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为武器。

返回途中他与数条鲨鱼遭遇,他用鱼叉、刀子、船桨同鲨鱼搏击。他精疲力尽,终于回到家中,然而他带回来的只是一付巨长的大马林鱼骨架。着情景引起人们的惊羡。老人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老人的生活信条。他正视失败甚是死亡,表现出无畏的勇气和硬汉的奋斗精神。他展现了人类最宝贵的精神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人类的进取精神。

《老人与海》是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凭此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