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江州水师(2 / 2)

般人还真驾驭不了,也只有从小就在水里和船上长大的越人才能娴熟掌握驾船技术,这也是为什么南方水军强,北方水军弱。

不管在什么时代,人才都是最关键的。

江州水师先是从湓城出发,沿着长江河道,逆流向西北航行,出江州,入郢州,最后到达江夏,和屯军在夏口的朝廷大军顺利会师。

李青牛本以为江州水师的规模已经算大了,谁知到了夏口,才知道朝廷大军的规模更大,光是看得到的战舰就多了数倍。

五月初,朝廷就已得知湘州刺史华皎阴有异志,司徒陈顼先是诏授领军将军吴明彻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湘、桂、武三州诸军事、安南将军、湘州刺史,率领舟师三万,乘金翅直趋郢州,想要速取华皎。

谁知后来收到消息,华皎竟然投靠了西梁小朝廷,奉梁王萧岿为主,还向北周借兵,于是又封抚军大将军淳于量为使持节、征南大将军、西讨大都督,率领舟师五万,乘大舰援助吴明彻,又下诏让江州刺史章昭达、郢州刺史程灵洗、南豫州刺史鲁广达等各自率领州兵,共同讨贼,江州最远,收到消息最晚,所以章昭达的江州水师是最后到的。

此时屯军于夏口的朝廷大军,以淳于量为首,吴明彻、章昭达、程灵洗、鲁广达等为辅,兵力超过了十二万,大小舰船数百,规模无比庞大。

然而,对手华皎的兵力也丝毫不弱,除了湘州本部军马,巴州刺史戴僧朔等一大批长江上游守宰都为华皎所用,兵力约有五万,加上梁柱国王操将兵两万,北周襄州总管卫国公宇文直督柱国拓跋定、大将军权景宣等一干大将,率领水、陆军共六万,与华皎同盟作战,总兵力比陈朝大军只多不少。

夏口,自古便是中流要害之地,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曾在这片水域上演过一场轰轰烈烈的赤壁之战,如今,一场大战,同样将在此地如火如荼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