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了,不可谓不相识;而我们并不知对方是谁?连姓名也不清楚,也不可谓相识,突遭变故,我实在是难以承受,所以我不想听你说什么?我现在最要紧的是早早离开这儿,越快越好,要不然我的心会寸寸碎裂的,你懂吗?”
蒯通一拍剑道:“此短剑我交给你,因为我要说的是你今天的夺妻之恨,全是因为我,你还走吗?你还听不听?”韩(国)信好比听了一声晴天霹雳,倒吸一口冷气,轻轻问:“你在说什么?能否再说一次。”
“你今天的夺妻之恨,全是因为我,你还走吗?你还听不听?”
韩国信倒退几步,跌坐在石头上,喃喃地道:“不会呀,你在下邑城中形同鬼物的时候。我一直知遇你;在你有难的时候,被官兵追击,我可是义无返顾地将你藏好,你?······”
“可是那一切,全是我蒯某使的诡计。我从辽西郡肥子国城榆关羁难,然后辗转京城求官,一直不如意,回乡途中还遭遇一场大病,当我流落到这儿的时候,我比乞丐还乞丐,因为我不肯去乞讨,只有等死。就在我奄奄一息,必死无疑的时候,有人救了我,给我吃给我喝,待我为上宾,我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能力去回报。于是,我欠他的人情越来越多,最后只能成为他的死士,拿出自已的一切,包括自己的人格品行,直至生命,去尽忠与他,否则我就是个千古小人,我蒯通可以成为任何一种人,但是不能成为小人。”
“想来那个人,施舍你的那个人,就是本县县令吕青,其实,他是别有用心,我猜的没错吧?”
“很对,后来,他的公子吕臣就在这儿,偶遇你的女人毕月儿,回家之后,魂魄丢了,得了一种怪病,渐渐风干,徐徐端详自己死亡的全细节。一开始,他爹很是不屑他的所为,可是后来他越来越发沉重,他爹慌了。毕竟他是他的独子,眼见得百年孤灯已是必然了,于是,他最后找到了我,我们合伙演了一场戏。我故意打伤吕臣,然后跑到你这里躲藏,我料定凭你韩王孙的秉性,你一定会帮我,因为你在我不人不鬼的时候,你是唯一一个知我者,果然,你将我藏了起来,也就是上当了。再往后,他们就追了过来,我配合着出来,于是,你就成了窝藏犯,被他们拘留起来。到了最终揭晓的后面,知道你所有背景的毕月儿不想你有闪失,只得嫁入吕府,事情就这么简单。”
韩(国)信跳了起来,捡起石头几案上的那把短剑,双手快如闪电,一把抵在蒯通的咽喉上,大吼:“原来是这样,我本来就纳了闷,难怪事情这般蹊跷,却是你这个助纣为虐的作恶帮凶,你死有余辜,你去死吧。”蒯通双眼一闭,道:“所以我特来领死,你杀了我吧,我不怪你,因为我受人给我一条活路的最大恩惠,不尽忠,我不如死,我别无选择,只能不顾一切地使用这种方式来回报恩人恩惠,否则我没法偿还,任你怎么想,怎么看和怎么处置我,我蒯通绝无怨言。”可是,韩(国)信没有动手杀他,吼道:“你给我跪下,你让我害得爱人失去,家园毁掉,你给我谢罪,我就不杀你。”蒯通连眼也不睁开,朗声道:“我不受你这人情,你还是杀了我吧,蒯某虽然知罪,但是我宁死,也不会屈膝的。”韩(国)信咆哮道:“那你走吧,你不走,我就会用你的剑自裁,走!”
事已至此,蒯通拱手一揖,低眉道:“谢不杀之恩,蒯通走了,如天有缘,日后终得再见,一定会有复续后缘的一天。”收了石头几案上的短剑,转身飘然自去了。
韩国信突然双目炯炯,对天盟誓道:“大丈夫在世,要活得顶天立地,决不能无果而去。”说完,逐一解除了行囊,自语:“我不走了。”转身细细收拾山居,摩挲毕月儿的体香衣著,禁不住感慨万千,道:“毕月儿,我一直以为我们夫妇是融为一体了,所以,我对你从来就没有丝毫的戒心,甚至告诉你我的一切,包括任何人不知道的,我的身世,可如今你······”叹息一番,自去煮茶,再奔入松林见练剑起来。从此,下邑县多了一匹觅食的孤狼,只是,他的对手却不能知道。不过,吕臣自从和毕月儿婚后,也是全变了,公子哥儿的他那一页书已然悄然翻过去了,他同样在文武兼修,和下邑县的名士们交游教学。这就是所谓的,一个好的女人会再塑造一个好的丈夫的道理,就这样,时间在暗流涌动中悄悄流逝。
话说这下邑县有一座赫赫有名的乡校,位于城中心,门楼子镂刻“下邑乡校”四个古隶书字,是原来魏国留下来的名士荟萃,议论时政,激辩诸子百家的地方。这儿庭院阔远,栽满竹林,白石松下,藤萝丹药。下邑一带的读书人定时到这儿聚会,有的鼓瑟吹笙,有的练剑舌辩,天问啸呼,能到这儿即是身份的象征,吕臣自然是必来的,他不但来,而且是这儿的组织人,也就是群主吧。
这一天,吕臣和下邑县诸神,正在谈学问谈得深入,忽见一人上前,冷笑道:“吕臣,再有才德,夺人之妻,也是卑劣之人,对吧?”吕臣暗叫不好,这人不就是韩(国)信吗?韩(国)信此时已经是长剑“嗡嗡”出鞘,直取自己,赶紧招呼手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