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尽即散,你就是有万千强求和不舍也是阻挡不了的,那么就该拿的拿了,该放下的一定放下。他赶紧安抚一番道童,再去正殿,取了沉重的大戟,暗暗祝祷:“师父,我自以为这大戟,情理上你是赠与我的,因为这世上除了我和你,别人也耍不动啊;另外一个就是,我会遵从你无语无字之意,不再去寻你了,除非有一天你就像我们当初怎样邂逅之状,不期而遇,我们还是一辈子的师徒如父子,你就适意而去吧,弟子力图不负你所教就是了。”
项羽又去找来禹王宫的道人火工,细细问起来,全都执一词,仿佛一个集体的梦境,就是主持苍海公手执奇异的铁链子锥子,头戴黄巾飘然去了。项羽便吩咐道:“我师父云游四海去了,不日归来,所以托梦来告诉大家。大家以后就勉力打理好宫中的事务,一切待到我师父云游归来之日再叙。”众人诺诺。项羽自泛舟而归,在船上感怀一动,一手叩船舷悲歌,一手手执神戟,端坐在船上就像天神临尘一样。
此后,大铁椎这一个传奇,在华夏大地上隐现延续,骇人心胆,明清之际,魏禧记载下了再在世间突现的《大铁椎传》。文曰:“大铁椎,重百四五十斤······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便是千古传承的阳武县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的大铁椎,再现江湖,黄巾力士的后世接班人一代代传承不绝,赫赫于当代,惩恶锄奸,此是后话。
项羽回家,谈起禹王宫的际遇,项梁大惊失色,叔侄两个不胜唏嘘,正在这时,门外有人一路欢叫:“喜事来了,天大的喜事来了。”项家叔侄看见吴县县令郑昌一路带风而来,兴冲冲道:“近来始皇帝诏命天下,着令天下官吏举荐贤能,我就保荐了项梁兄,没想到天佑良人,当然也是由于项梁兄的才德兼备,竟然一路顺畅,现在御史大夫司,行文到了会稽郡和在下的公廨,委以项梁兄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会稽山都山长。此会稽山一名茅山,乃是往昔大禹王号召天下诸侯大会,斩首防风氏的地方,可是越地和楚国的命门,吏状我也带来了,可不是可喜可贺也。”项梁一听,慌忙避席,礼谢道:“如此项梁恩谢仁兄了,四海一,秦朝立,我也想为国出力,胜于荒废光阴。哪知道郑大人早有此美意,如此大恩,项梁不知如何报答?”郑昌道:“项兄此言见外了,楚国之时,若没有你们项家提携,我还不是落落黔首布衣,而且,当初我犯事的时候,若没有令兄长项燕大将军,我的坟墓草已离离。只是一件,山阴县边鄙之疆,会稽山乃是荒蛮草莱之山,山民愚昧,多虎狼蛇虫,丛莽山巢中有强人盗贼,比不得中原开化昌明,你需要一个强力的人辅佐,我看项羽小哥倒是不做的人选。”项梁道:“我也正有此意,换言之,将他一个人留在吴县,谁能管他?”项羽起身肃然道:“项羽愿往。”三人皆大欢喜,诸事如意。
半月后,项梁上任山阴县会稽山都山长,管理茅山事务,因为这官来的不容易,项梁办公事尽心尽力,全不懈怠,灭盗贼,弭恶兽,政绩有声有色。如此一晃半个月过去了,这一天,他责令项羽和都山丞赵利巡山,两人领命而去。话说这赵利可不是寻常人,乃是故赵国王孙,赵国赵王迁亡国,故流落在此避难,深埋身份,平素不敢多言语,怕有不测。
项羽和赵利拥兵进山,项羽道:“赵老哥,此山如此大,我们巡山宿卫,得走一天到黑,我看不如这样好了,我们分开巡山,我东、南山,你西、北山,这样大半日即刻清完,我们早早回家可以惬意戏耍了。”赵利不同意,自顾虑道:“项壮士小哥,我们就这么几个兵卒,前行有虎豹狼虫,强悍盗贼,若有事,如何胜得?别说保民平安,就我们自己如有闪失,令叔面前如何交代?”项羽肩扛大戟,顺手曼舞,疾风狂啸,道:“所有军卒归你,我一个人足矣,我倒是要看看这山里,上自山神,下至鸟兽,谁敢来找我捋虎须?”赵利是管的官,欲要再说,项羽指定他,厉眼一瞠,激怒道:“你休要再啰嗦,就这么定了,分开走!”说毕,自己扛起大戟,足下神风生起,步履如飞上了山巅。赵利哪敢再说,招呼手下军卒向着相反的山区巡守而去。
这项羽入得山来,寻那崖石山径,竹木间道疾行,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好比那野牛犊子犄角刚刚长全,双眼发红充血,欲要找对手顶抵方才尽意一样,这项羽正要找事儿呢。行到香炉峰下的一处山坳里,无端的卷起一阵腥风,俗话说龙行从云,虎行从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