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成全夏侯婴、审如儿一段姻缘,以德报怨,旷古少有,我刘季敬你仁厚,铭记不忘。刘季真该死,皇天在上,我刘季要是知道审家女是你的未婚妻子,我决意不会出此下策······”周勃道:“刘亭长别说了,都怪周勃无能,难养审家女,我现在终于明了我是周勃这一事实。论起来这都是张良之力,你们休要执念,寒舍简陋,就不留诸位了,请回吧,周勃这儿没事儿了。”刘季闻之急急问道:“好个张良,真乃是天上来使,我刘季一举一动,一计一谋,在你面前全然无所遁形,知先预后,堪比古之姜尚管仲。周勃,你能代我致意一下吗?刘季真心要见这位神人。”
周勃不悦,道:“张良与我有恩,也不知道他是否愿意见,我就这么贸然带你们就见他,周勃断断不可。”刘季怅恨,道:“周勃贤人也,我认同你,我等就此告辞,日后来感激。”突然,他一拍脑袋,大叫:“周勃,你就是带我们去也见不着了,缘分未到啊。我们方才来的时候,有一人肩负剑囊,美如好女,我当时就惊为天人,双眼耽耽而觑,怦然心动,难以自已,只见他双目平视,不斜一顾,飘然自去了。”樊哙道:“对,此人太激动人眼了,我也记起他来了。”周勃不信,道:“张良与我不会不辞而别。”刘季听了难堪,忙自己找台阶下,道:“我们也是一猜,就此告辞。”刘季说完,与大家自去。
周勃仓皇去了客栈,问起张良行踪,小二道:“你说的那位张良官人已经走了,他知道你要来,托小人与你一封书信在此,正好与你,你且收纳。”周勃大惊,惆怅久之,自叹道:“走了?真如刘季所说的一样,看来刘季真算得准啊。”于是,将帛书揣在怀中,踽踽而回。
周勃在灯下看时,只见上面写道:“张良启,周勃仁兄见谅,子房江海一介,沙鸥萍踪,穷觅苍海公而去矣。周兄敦厚笃实,武学高强,如今困顿,特时未至耳。三十得势,则君妻在闺中,四十得势,则君妻在襁褓,五十得势,则君妻有人代孕之,大丈夫何患无妻?君其自强,再见功名者也。”周勃读毕,泪如雨下,出了门,闻鸡起舞,自此苦练武艺不提。
再说刘季一回亭长公廨,只见萧何急匆匆脚步虚浮赶来,嘶声道:“刘季贤弟救我,刘季贤弟帮我······。”刘季一听懵了,疑惑道:“萧兄可是开甚玩笑,你一介书生,又是沛郡的书丞,谁敢动你啊?”萧何惶急自一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与刘季,刘季展开看时,大叫:“生死决,这是何意啊?这是何人所为?拿出这生死决斗的檄文,来下英雄帖给萧老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萧何长叹道:“此事儿说来话长,二十多年前,我在泰山鬼谷师从鬼谷子弟子徐福,肄业六艺,期间,和一位同门学兄范增义结金兰,结为忘年兄弟,他赠送我他的一把刻有他名字的剑,当做纪念品。当时他和鬼谷子曾孙女约有婚姻,就在他们结婚前夕,我和他的未婚妻下山采购婚品,不料遭遇齐国王孙,这齐王孙初始调戏,后面意图**他的未婚妻,我们反抗之中,我就用他赠与我的那把剑失手杀了他,仓皇之中,我把剑留在了现场,后来,齐国济北郡就凭借那剑抓住了他,在泰山之阳将他杀了······”刘季急问:“范增既然已经伏法,为何又现在出来了?难道是复活了不成?”萧何道:“这我就不知道了,而且,现在给我送来了生死决战书,我该怎么办?”刘季挠挠头,说:“萧老兄是书吏,本来就是干这一行的,平素都给人理清浩繁,今天轮到自己的事儿了,反倒是失了分寸,依我看,是这样吧,后来范增的那位挚爱,鬼谷子的曾孙女被你携得美人归了,而且,其中故事多多,你是为了这个才乱的阵脚,对吧?”萧何苦笑,道:“此事瞒不得你刘季,确实如此,那个范增的曾经未婚妻就是内人王娥,当初他们两情相悦,王娥全然不顾范增大她二十来岁这一事实,谁也拦不住,不料遭此变故,你是知道的,她一直不肯嫁给我,在我家来了都等范增三年,一直不相信范增死了,后来,范增一直没有音讯,她这才和我结为夫妇,现在她要是知道范增没死,而且找了过来?我不知道她会怎样?我们现在儿女都有了,这可如何是好?”季沉吟,道:“这事儿你别急,先查查范增这些年的行踪,了加他的背景再说,不过,我看你们都和为贵是上策,这范增能为王娥心动,断定也是情义中人。再说你们都是书生学剑,能打吗?防身而已,还是文人罢了。你先不要违逆他,尽管去就是了,我们都会管你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