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的目的。”
“好--,就以你二人的计策行事。高将军,你可记下了?”赵无恤问高共道。
“末将已经记下。”
“那好,今夜你就下城赶往代郡。”说完,赵无恤上前拍着高共的肩膀深情的说道,“晋阳的数万百姓和军队可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了。”
“主公尽管放心,在这里静候佳音即可。末将这就走了。”说完高共转身离去。
当天晚上,高共再次下城,熟门熟路的来到韩虎的中军大帐,韩虎早就为他准备好了快马。事情紧急,高共没有休息,即可骑上快马一路向北而去。
两天后,当高共再次来到代郡时,郡守府里,赵周的灵堂已经在那里摆放了一个多月。
高共按照程序上香、祭拜之后,当着众人的面,宣读赵无恤的任命赵浣为代郡郡守的文书。
随后,将任命文书交给赵浣,“主公希望大人能够继承先郡守的仁德,带领代郡百姓过上好日子,为晋国、为赵氏打下坚定的北方基础。”
“赵浣定不负叔爷爷的厚望,一定会带领代郡百姓与晋阳互为依托,帮赵氏走出当下的困境。”赵浣答道。
“好,赵大人,下面我们就说说,向晋阳运粮的事情。”
众人走出灵堂,来到郡守府的议事大厅,在这里,高共将来张梦谈的计策说与赵浣等人。
众人听罢,连声称好,赵浣道,“不瞒高将军,家父在临去世之前就已经将粮食准备好了,谁料他老人家却没能等到把粮食运到晋阳,就去世了。既然叔爷爷已经想好计策,我们以计行事即可。”
赵浣当即表示愿意按照张梦谈的计策将粮食运往晋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