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根据地(2 / 3)

宅男的大明 狼途 4626 字 2017-09-03

了口,道:“吾亦以为,新大汉国可效仿先秦儒家思想,以仁、智、礼、义、孝为中心,摒弃宋朱文理后的扭曲后儒,倡导对民仁、对长孝、对子亲、对友义,博爱、厚生,诚实、守信,革故、鼎新,走法治之道。在教育部门开办新式学校、技校、夜校,培养应用人才。”

治国思想确定下来了,剩下无非是辅之治民政策。

陈金声继续说:“管理数十万甚至上百上千万的人民,与管理数百人的公司或几千人的军队不同,也得讲究方法。纵观中国古代治民,无非分民为士农工商四民,不妨法律规定,华人中四民皆平等,政府稳定农业发展,推广以先进技术解放农业劳动力,促进产业工人的转变,改变工匠的奇淫技巧地位,引导自由商业经济,培养有责任心的工商实业家。我愿意效力,将南洋地区的华侨商人团结到新大汉国,很多华侨都热衷捐款捐物给殖民者,不过是为了建设一个美好家园,现在大汉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家!”

吴应熊说:“这样太好了,有了陈公和诸位华商的帮助,大汉国一定能在南洋地区立稳脚跟,发展壮大!”

确立建国思想之后,吴应熊还对大汉国的国民进行了深入了解,此时在南洋地区的华人,主要是经商的,矿工,多数为流民,都是目不识丁的劳动力,原本都是受人欺负的猪仔,对比以前的生活,所有华人都期待有一个新的政权能让他们翻身,过上好日子。吴应熊能感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和希望,他和陈金声能人谋划的新政推行,估计也会顺利,不过以当时大汉国的城市规模和人口结构,共和新政和工商立国的政策无法全面推行,吴应熊必须要未雨绸缪,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军事改革,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时的社会,在一个人拥有巨大财富后,又没有强大的武力保护,很容易遭到外人窥探和掠夺,一个国家也是一样的。更不用说处于“全球抢劫”的殖民时代,当婆罗洲是一片原始森林时,没有任何经财富价值时,那些强盗自然不会“撑着”没事干来抢它。但兰芳国经过百年建设,其他华人和荷兰人也开发了这片土地,上面的金矿和矿产,带来了巨额财富。吴应熊知道,大汉国移民过来再开发一段时间,将婆罗洲建设成一个富裕的地区,肯定会招来英国和法国那些欧洲列强的觊觎,他们就像嗜血的狼,到那时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保护,一番努力肯定白费。所以大汉国要想立足南洋地区就必须自力更生,在从广东和江浙地区来了五万移民后,吴应熊就开始对大汉国的军事力量彻底改革,枪杆子要重新建设。

统一婆罗洲后,吴应熊拥有的武装,黑旗军加兰芳国的当地华人武装,已经达到二万人,其中经过初级军事训练的人在八千左右,经过战场生死考验的核心战斗人员有四千人。

吴应熊的华人武装占领婆罗洲后,面临不再是陆地上的威胁,而是来自海上的掠夺,除了列强海军,还有各种海盗,吴应熊急切需要对华人武装力量进行整编改革,于是他策划了《婆罗洲军事力量建设》指导方案:建立吴应熊为首的军事指挥机构,包含总参谋部、军事情报部、后勤装备部、大汉军事学院等,并逐步完善各部门机构。建立陆海作战兵种体制,依据当前实际情况,建立陆军、海军两大主要作战力量,陆军包含步兵、炮兵、骑兵、通信兵、工程兵等兵种,海军岸防兵、陆战队等兵种,吴应熊还建立了特种部队,属于最高领导人吴应熊亲自指挥,由陆海兵员中选拔军事素质最优秀、最忠诚的兵员组成,四百人,由苏慕白担任特种兵指挥官。

吴应熊还在岛上建立预备役体制,预备役兵一万人,确保作战兵员及时补充,原来兰芳国就是全民皆兵的制度,这一点并不困难。

以上是吴应熊的建设军事力量的设想,以当前地资源和条件尚无法一下子建立起来,主要原因缺乏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所以吴应熊决定先建立大汉军事学院,亲自担任校长,以刘永福等黑旗军骨干为教官,重视实践训练。

大汉军事学院以培养青年军官为主要目的,以前吴应熊粗糙训练黑旗军的方式,也被整理成《青年士官训练指南》,内容重新规范。规定陆军青年士官主要训练:队列、擒敌、战术、体能。

射击训练为练习一百米站卧蹲三姿精度射击,军事学院海军分院多了游泳的科目。

队列训练包括:单兵队列、集团队列、军姿仪表等。

擒敌训练包括:姿势、步伐、拳法、腿法、防击打技术、擒拿等内容。

战术训练包括:单兵战术有卧倒、持枪卧倒、端枪卧到、运动姿势为低姿匍匐、高姿匍匐、侧身匍匐,高姿侧身匍匐、滚进等;集体战术排除阵列对射战术,采用使用的散兵作战小组制,每三至五人为一个战斗小组,分散出击相互配合,进攻时以班排为最小作战单位,依次掩护、交替出击、梯子配置,减少被射击面积,降低伤亡率。

体能训练包括:五公里越野、百米冲刺、蛙跳、俯卧撑、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