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宗,是最后依附于人道宗的三个宗门之一。太平宗出现的时间,相比于现存的九宗十三派其他宗门来说,并不是太长。
从太平宗立宗那天起,它的宗门所在就是在太平山上,千百年来从未有过任何迁移。即使千多年前,西境修士来袭,太平宗依然屹立不倒。也正是在那场旷日持久的修士大战中,开始出现一个有关太平宗的诡异传说。
传说,曾经有数波西境修士路过太平山,见到山上有一处宗门,好几次都有自负其能的修士想要顺手将其毁去。然而直到大战结束,太平山依然健在,太平宗也完好如初。而所有想要毁去太平宗之人,没有一个再出现过,甚至就连他们的同行之人,也几乎全部从人间蒸发。
只有一人,因其功法特殊,得以生还。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散布出去,有相信者,添油加醋,制造恐慌。更多的却是根本不信,毕竟那生还之人,修为仅仅是二元涅槃,哪怕身份尊贵,所说的话也不能让人完全信服。渐渐的,随着时间流逝,就连生还者最初所传达出的真相,也被埋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下,再也无人能够记得。更不用说去考证传说的真实与否。
杨潜自然不知道这一切,他轻抚着逐渐壮硕起来的小兽,在全力压制面具吞噬之力的同时,还要不停的用神识与小**流沟通,以保持小兽在吸取面具之力时,不会疯狂,不会迷失,不会忘记自己与杨潜多年来的相濡以沫。
杨潜皮肤上的灰白已经褪去了大半,连同这近十年来被骄阳暴晒后形成的黝黑之色也一并褪去,恢复到他尚未碰到妖禽之前,最本真的,经过淬体除去一切杂质的皮肉。
忽然,整座太平山,灵气翻涌,狂澜乱流肆虐。一股灼热而暴戾的气息,从太平山的每一寸土地当中喷涌而出。
“炼天炉,将这两个妖物炼化!”
远远站在高空之上的干尸,单手向下一抓,整座太平山,剧烈的晃动起来。接着便如同折椅一般,开始了变形!
无数的亭台楼阁在太平山变化之下轰然崩塌,却没有溅起半点尘雾。破砖碎瓦在落地之后,立即没入地表,成为了大地的一部分。无数的苍松翠柏,在那暴戾而灼热的灵气澜流刮过之后消失不见,但那灵气之威却更大了一分。无数的飞禽走兽,哀鸣之声不绝,但是转眼之间,就被从地面窜出的地火焚化成灰,永远的消逝在天地之间。
杨潜与小兽所在之处,同样感受到了这场惊变。高塔早在惊变伊始,便彻底的瓦解崩溃,融入大地。只不过他与小兽身处虚幻大门的阴影之下,一开始受到的影响还不是很大。然而,随着续弥小兽不断的吸收面具之力。虚幻大门阴影对四周的禁锢之力正越来越小!
杨潜的全身,已经感受到了灼热灵气带来的刺痛。脚下的地面,也开始隐隐有青烟散出,地火,即将喷涌!
太平山庞大山体变形的速度越来越快,渐渐出现了一个方鼎的轮廓。杨潜与小兽所在之处,恰好正是方鼎之内的正中位置!
杨潜猛然抬头,如刃目光与干尸眼眶之中两道幽火相交。
“看来那具干尸怪物,比之穆家三祖,更要强大无数倍……”
早在干尸向虚幻大门挥出第一拳时,杨潜就已经发现了他,也发现了在干尸出现后不久,所有身处太平宗之人纷纷撤离远遁的情况。但是他当时正在与面具的吞噬之力相抗,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即使想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现在,绝大多数的面具之力被小兽吸取之后,杨潜已经可以勉强调动自身大部分的灵力做一些事情了。
“还差一点,小兽就能彻底将面具之力吸收……”
身体皮肤上的灼热刺痛愈加的剧烈,毛发也出现了卷曲,杨潜甚至嗅到了一丝肉香。这种痛苦,让他不由想起了当年淬体之时,自己也曾经历过类似程度的煎熬。
“我虽然还可以勉强忍受,但是……”杨潜轻抚着已经成为一头水牛大小,身化银狼的“小兽”,感受到它体内陡然暴增的疯狂之意,频频送出神念安抚。
“但是小兽之事正处在最后的关键时刻,不容有失。我能感觉到,一旦吸收中断,一切都将前功尽弃。若是错过这次机会,怕是以后再难碰到可以让小兽觉醒的机会……”
觉醒,这是杨潜能够找出的,最能解释小兽异变的理由。
“可是,即使小兽觉醒成功,面对那具干尸,也无半点抵抗之力。若是我一人在此,尚还能冒些风险,想想其他办法。可是现在小兽也在……只能堵一把了!”
做下决定后,杨潜从储物袋内取出一物,正是当日天骄大比之时,那自称魔尘子之人赠与的画轴。
杨潜对于魔尘子之言,自有判断,不到万不得已,他绝对不会动用这幅仙宫图。他有预感,一旦使用仙宫图,将万劫不复。故而之前被数名穆家强者围困塔内,杨潜也没有动过使用此画轴的念头。
“这是……最后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