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天路风叩雪(1 / 5)

峰白异闻集 夏之语者 7927 字 2017-07-29

我们终于走到小河尽头。

还未完全走出岸边的丛林,我已瞧见,小河尽处是一个巨大无匹的湖泊,河水不断汩汩地注入湖泊中,荡起一层层清亮的涟漪向湖心方向扩散而去。

湖水清澈,带着一种浅浅的,尚未完全绽放的绿,近处晶莹如玉,远处翠绿如碧。湖面上水汽缭绕,瞧上去整个湖恰如一块氤氲缭绕的翡翠,润洁美好,令人心生怜惜。

水天尽成一线,浩翰无边,目不能极。

然而更令人拍案惊叫的是,湖泊当中有一大岛,其上林木参天、枝叶蔚然,将整座岛严严实实地覆盖,不露半寸白地。

覆盖整座岛的俱是高耸宽大、多枝繁茂,高达五六十米的乔木植物,它们彼此交叉纠缠,枝节连绵、绿叶层障,构成无数的阴翳与无尽的绿意,在岛的上空创造出一幕巨大的绿色世界。

这个绿色世界下方近地部位,飘动着一层极广大的红色薄雾,不但将全岛近地部分都笼盖,甚至扩散至岛外的水面上,翻涌起伏,弥漫不绝。

千岫道:“这就是玛渡渡族的聚居地——空木岛。玛渡渡人居住在岛上那几十米高的树上,那里有他们的树上聚落。”

我讶然道:“树上聚落?”

千岫道:“是的。岛上树木参天覆地,又虬连接合,再经玛渡渡人蓄意营造,竟在岛的上空形成一层巨大的,由无数树干与树枝构建成的生活空间。其上道路、房屋、农场、水库等生活设施应有尽有,蔚为奇观。”

又道:“空木岛由此被分为三层。一为最下方的地面层,二为生活所在的聚落层,三为最上方,将全岛覆盖得严严实实的树冠层。”

问我道:“知道为什么必须佩戴透心囊吗?那笼罩地面层的粉红色薄雾叫做‘心瘴’,无论人畜,一入即死,必须佩戴透心囊方能避免。透心囊由玛渡渡人制成且被严格控制,外人绝难得到。我们手里虽有一个透心囊,但仅供一人使用,且未经允许通过水路登岛会触犯玛渡渡族大忌,所以还是只能循天路进岛。”

我仰首望天,唯见一片青空,不由喃喃道:“难道变成鸟飞过去吗?”

千岫急跨几步,我快步跟上,终于走出岸边密林。

一碧万顷的湖水在我脚下荡漾。

千岫手指西方道:“那就是天路。”

原来高空中竟真有一条路!

刚才在树林里因视线受限所以未见着。

委实不可思议!

西面里许开外的湖畔,几十株三、四人合抱粗细的大树盘根错节,扎于岸基,直耸云天,与空木岛上那些树木一样高达五六十米。它们同样地抱团拥簇、互相交错,难分彼此,聚合成非上百人才能合抱的超大树干。树干之上的树冠更是枝繁叶茂,在几十米的高空处形成一把巨伞,遮天蔽日,乃至在下方投出一道巨大的树荫。

在这巨大的绿色造物与空木岛那如群山层峦般的绿色世界之间,几十道粗壮的树枝分别从二者硕大的树冠中脱众而出,相向延伸,于湖泊上空交接攀缠,形成一道飞渡云天的“天路”。

一群沙鸥在这“天路”的上下左右嬉戏游翔,映照在天光云色之下,宛若仙境。

我大张着嘴,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这奇异景象。

千岫油然道:“天路长约六百米,难以理解它为何能够形成,只能让人由衷惊叹玛渡渡族操纵自然之能。”说着,右手拇指、食指及中指伸直,按住左肩,向空木岛欠身一躬。

转向我道:“这是玛渡渡族的敬礼方式。”

当走到那几十株树下时,我才真正地感受它们的庞硕。周遭环境如白天瞬时转为夜晚般,光线骤降,热带雨林空气中的灼热感也消失殆尽,整个人很快由外而内浸入无边的清凉。

抬头上望,浓密的枝叶完全遮住了阳光,只看见黝暗且如蜘蛛网般延伸扩展的无数树干与枝桠,还有层层累积、铺天盖地的墨色树叶。

树状曲折,阴影繁复。

唯有一些稀薄处的叶子,在外面阳光的透射下难能可贵地于边缘出闪亮着宝石般晶莹的金绿色光泽,琉璃瓦般点缀着这阴凉的空间。

在千岫驾轻就熟的引导下,我们花了一阵工夫,攀上树冠顶端,来到天路跟前。

由十几根粗枝交织而成的道路三米来宽,严格地保持水平,向前笔直伸展。道路两侧空空如也,没有任何扶手。

踏足其上,立时感受到这高空绝域之上四面八方奔袭冲撞不绝的风涌气浪。向下瞧去,下方的湖面缩小了十数倍,看上去就像一面明亮精致的镜子,而我们一路走来途经的河流与密林也都成了沙盘上的微缩景致,异常小巧可爱。

沙鸥并不怕人,仍自在桥上扑腾着,洁白的羽毛映着阳关,显得很是耀眼。

在更远处,路的那一头,可见人影幢幢。

若是寻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