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镜的声音阴冷得犹如从九幽地府中透出来一般道:“中国人,这是你自己找死,可怨不得我。”
我挺直胸膛,高声道:“你若真是日本第一人斩者,可有胆量给我几分钟时间。我有几式武功,只需与细川、藤田略作交流,三人合使,就足以打得阁下灰头土脸、落荒而逃。敢试一试吗?”
无镜不作回应,只听得傍晚的热风在屋内嘶嘶流动。
我知道他在暗处紧盯着我,甚至心中正掂量着,是否要接下我对他发出的挑战。
他的理智会提醒他不要给我任何的机会,但他的自负,他对武学新知的渴求,又会令他忍不住想要看我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细川二人将信将疑地望着我。
小野姝子的眼神中也升起一丝希冀。
我努力使自己的神情显得镇定从容,不等无镜回复,对细川二人道:“我这里有一组招式,唤作‘朱门九重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怀。’”
然后对他们详细传授。
“朱门九重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鲍照的一句诗,后人通常将其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组悲凄爱情故事的题眼。
是的,不是“一段”,而是“一组”。
这一组故事,乃是由历史上一个活跃在政治权力中枢的家族用三代人的欲望与爱情、悲欢与血泪谱就的交响乐。
三代人,四个故事。
它是一出旷古绝今的悲剧。
更像是一片大地上响彻千年的悲歌。
故事的中心人物叫“元明月”,一个人如其名,如明月一样美好的女子。
拨动故事之轮的人,却是她父亲——元愉。
元愉是元宏的第三子。元宏就是那历史上著名的,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并推行全面汉化的北魏皇帝。
元宏本名“拓跋宏”,鲜卑人,他推行汉化政策,要求北魏所有鲜卑贵族必须改作汉姓,自己率先垂范,将皇族姓氏由“拓跋”改为“元”。
元宏的性情与功过不提,他的儿子却个个都是犟驴子,有率性恣意者,也有秉直行事者,只可惜大多结局惨淡。
元明月的生父元愉即是其中代表。
那时老爹元宏已死,当皇帝的是元愉的胞兄元恪。
元愉早已被封为“京兆王”,又身为皇弟,并娶了元恪的小姨子,也就是皇后的妹妹,按理说尊宠集于一身,余下来的人生本可做一富贵闲人,享尽荣华富贵、风花雪月。
可他却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
他在娶皇后的妹妹之前,早已爱上了一个名叫“杨奥妃”的婢女。被皇帝强迫娶其小姨子后,他依然独爱杨奥妃,对皇后妹妹视而不见。他的行为惹怒了皇后,皇后对杨奥妃施以百般折磨,毁其容、逼其出家为尼、抱走她生下的孩子令其骨肉分离。
这些行为没有浇灭元愉心头的爱火,一番努力下,终令杨奥妃重回怀抱,从此更加怜惜她。
但他与皇帝却日渐不睦。
很快,皇后失宠,其后最终被新人害死。元愉的春天没有到来,反因与皇后娘家联姻的缘故受到新崛起的外戚强烈的排挤,被皇帝贬谪外地。
元愉咽不下这口气,草率地举兵起事,自立为帝,并封杨奥妃为皇后。
毫无根基的他很快就被镇压,并被押送往京师。
他与杨奥妃不因身处囚中为意,途中只要有机会,就会拉着手互相慰藉、倾诉衷肠。
然而未至京师,元愉就被新外戚派来的人秘密绞杀。
一世风花终成空。
此时杨奥妃肚中正怀着他的遗腹子。
这年二人同为二十七岁。
杨奥妃到京师后生下了孩子,一年之后被处决。
这个遗腹子,就是元明月。
算上元明月,杨奥妃一共为元愉生下了五个孩子,另四者皆是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名叫元宝炬。
四子一女被囚禁若干年,直到元恪驾崩之后才被释放,并得归宗室属籍。
元明月的美貌冠绝洛阳,名动天下,不过早早就成了亲,可惜丈夫也早早就死掉了。此后她身边不乏追逐之臣,也本有机会与一名丰姿伟仪,品性才貌俱佳的贵族子弟喜结良偶,可惜她的另一追求者在嫉恨交加之下对这名贵族子弟施以暗害,后者为保性命,不得不逃离京城,元明月的再婚之愿也就成了镜花水月。
京城诸子再难入她法眼。
当时的皇帝是元修。元修的父亲元怀,是元恪、元愉的亲弟。
元明月乃是元修的堂姊。
元修不可抑止地爱上元明月,召她进宫,两人最终好上了。
元修成为了元明月最后也是最用心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