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死于非命(3 / 6)

峰白异闻集 夏之语者 11063 字 2017-07-29

武术修行成就有限,难以精深。

就像在平日,他爱找我交流武术上的心得,但交流下来,我却发现他总流于一些“技”的层面的话题,没有更深的体悟。

各国各地、各门各派的武术,当然各自有一些理念和教条,但凡是登堂入室、修为有成的武术高手,俱公认在热兵器普及以前的各国古武术已经集人类武术修习经验之大成,其理念、技巧也就被武术界奉为圭臬。

在古武术研究中,通常将武术的技法与经验分为“技”、“术”、“道”三个层次。

所谓“技”,便是指招式、技巧等可以眼见耳闻,形诸于外,能够通过身体行动表示出来的技法与经验。

所谓“术”,则是指人在武学研究上的眼力、智力、心力,或谓之观察力、领悟力、创造力。在“术”的层面,修武者应追求的不是对现成武术技法的全盘接收,而是掌握其体系,领悟其精义,辨析其优劣并能够触类旁通、推陈出新、自出机抒,形成自己独有的武学理念。若对“术”的运用能做到存乎一心,便称得上是武学上的大师。

而“道”就更进一层,所指非拘于武学,而是体感天地,窥探生死,追寻生命终极价值的思考与参悟。“道”的修行虽不落脚在武学修炼上,但武学修为却会自然地因此获得反馈及提升。其中况味不可言传,只能凭藉自身的天赋与机运妙手偶得。透察通达“道”者,方能臻至武学宗师之境。

韩川虽好武,可惜资质有限,一直囿于“技”的层次,难以破入“术”的层面。我有时就此对他加以提点,他反觉我在故弄玄虚,认为练武就练武,何须思索那么多的神神道道的东西。久而久之,我无可奈何之下也就放弃了他。

这时小山哥提着茶壶进来,上前逐一为我们斟茶。

我见他神色颇为不安,疑虑更甚,猛然问道:“老板两口子是不是吵架了?”

我这一问虽粗暴直接,却包含着点心理技巧。

因着从店员到老板娘都有些反常,所以我猜测饭店中发生了一些事故。但若直接问发生了何事,无疑就要求对方组织一大段语言直接吐露真相,会令对方心生怯意,亦使对方有更多缓冲时间思索搪塞之词。而径直问两口子是否吵架,这问题不痛不痒,且只须回答“是”与“不是”,便可令对方无暇多做思考,顺口道出真实答案,为进一步的探询打开突破口。

同时我并非小题大做,心下已做过盘计。一是黄老板本不应该不在店中。为保菜品质量,他向来是亲自主厨,特别是在周末这顾客盈门的时候。二是往日周末店里客人众多,每个包房都人客满满,猜拳行令声此起彼伏。今日却冷冷清清,除了我们之外,不见其他客人的踪迹,情形很不正常。

若是有事,照饭店众人神情恍惚的情形看来,必不是什么好事。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话虽有偏颇,但坏事临头,夫妻间一番争吵通常是免不了的。所以我这一问也非无凭无据,乱起话头。

听我一问,小山哥一震,手上茶壶一颤,溅出不少茶水来。

我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他果然不及多想,仓促答道:“有点。”

我暗自一笑,什么叫“有点”?

老板与老板娘“有点”吵架——听来颇似外交辞令,陈述了事实,却说得含混不清、不伦不类,但无疑承认了那两夫妻有所争执。

仿佛为呼应小山哥的回答,外间响起一个男人急切的声音:“不行,绝对不行!你怎地这么糊涂!这事我知道怎么处理,你不要再管!”

顷刻,半掩的房门被人推开,一名男子风风火火地闯进来。

听闻其声时,我已知其便是黄老板。

黄老板快步走到桌前站定。

他亦三十多岁年纪,身形高大,一张标准的国字形脸庞,眉目刚健,瞧上去颇有几分气度,穿着一身白色的厨师服,两颊泛红,额沁微汗,神情有些激动。

韩川一怔,诧道:“黄老板回来了?”

他素爱大吃大喝,最是这里的常客,同黄老板也最为熟稔,惯与之称兄道弟,一见面便热乎得不得了。要是换着平时,他早已上前与其把臂搂背,现下显是因刚听了我与小山哥的对话,加之又听到黄老板适才的叫嚷声,不知是什么一个状况,一时迟疑在那里。

我努努嘴道:“瞧黄老板衣服上的油渍新鲜光亮,是否才从厨房出来?”

韩川“哦”了一声,自作了然状道:“原来你俩果真在吵架,嫂子还骗我说你不在呢!”

黄老板也不解释,径直坐下,吩咐小山哥道:“你先出去吧。”又道:“鲜牛汤千万不要弄了。杀一只鸡,一半清炖,一半红烧,再炒两盘鸡杂。叫你们嫂子亲自做,弄得精细些。”

韩川听得鲜牛汤被裁掉,想要开口,被我止住。

待小山哥离开,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