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哑姑力大。遂把那人抱回了自己房间。又盛来水,将那人擦洗干净,又拿自己衣服给她换上。
看看天色未明,此时睡意全无,便在灯下,扯上几块布,塞上棉花,连夜赶制了一套小棉袄和厚厚的虎头鞋。做完这些,天已大亮。
梅芹听哑姑说完,紧紧抓住哑姑的手。也不管哑姑,听不听得懂,连比带说,将自己的苦难一股脑儿,如竹筒倒豆般的向她倾诉。听得哑姑泪眼汪汪,不住的点头。
梅芹体格本身就强壮。月子里,加上哑姑的悉心照料。三天后,便能起床下地。这天,她吃过午饭后。趁着阳光明媚,便抱着儿子,出去晒晒太阳。虽然,再过半个月,就到了清明节。但北方的室外气温还是非常低。
哑姑唯恐梅芹母子受凉,便送了外套于她披上,又用手巾帮她系在头上。这才回转灶上洗洗涮涮。
原来这个村叫,上岭屯。整个村落面朝东南方,十几户人家,房子高低错落有致,依着斜坡而建。村前的一条东西走向的羊肠小道,连着庄河门码头与西面的安溪镇。
此时,四五个村里的老妪,围着梅芹正逗孩子。
只听一位年长者道:“大妹子是哑巴的亲戚?”
梅芹摇摇头。
另一位脸庞稍瘦的老妪道:“那你与哑巴是什么关系哟。”
梅芹低头泣声道:“我是落难流落至此,幸好与见哑姑收留,若非哑姑好心收留,恐我母子现已死与非命了。”说完,低声抽泣。
老妪们一见梅芹伤心哭泣,慌得她们连忙安慰道:“大妹子,哭不得,哭不得。你可晓得,月子不养好,以后毛病会一大堆跟着你走的。”众人七嘴八舌的纷纷安慰道。
一名胖一点的老妪道:“大妹子,是不是遇到倭寇这些天杀的强盗了。才落得如此悲惨。”
梅芹自顾自己抽泣,也不知是点头,还是摇头。
那名老妪指着另一座山峰道:“大妹子,却先别哭,你先看看那座山峰,我们全村的人与你算是同病相怜了。”
梅芹闻言,抬起泪眼,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只见,对面的一座小山腰中,背阴地方,一片坟冢。
那老妪道:“那座山,埋葬在里面的,都是全村的老少爷们。”
梅芹一脸的惊愕,怔怔的望着那位老妪,静静地待她说下去。
写完这章节,心潮思绪万千,久久难以平静。起身推开临街窗户,望远处甬江之水,在霓虹灯映射下,点点泛泛,岸边的柳枝沐浴在细雨中,随着夜风上下起伏。夜深寒重,不知家乡的娘亲,可有入睡。娘啊娘,您是否头上又添上了银丝,娘啊娘,为儿不孝,不能常伴您膝下。娘啊娘,儿只能祝您身体健健康康比什么都重要!!!祝愿天下的父母亲都长寿健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