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光如此,听说他还是个传奇人物,得到学院院长的亲自指导,专门指挥M系的自行火炮。”
“记得,他曾经指挥过一场北部要塞的防御战,以15辆T92自行火炮,,连续不断的发射高爆榴弹,在敌军前进的道路上,组成了一道死亡火海,愣是没让对方前进一步。据说后来,敌方有一辆LT想要依仗速度,冲过火力阻击线,可惜还没进入其范围,就被爆炸的冲击波,摧毁了车体。”
班级之中,许多人都是听说过龙云的事迹,此时听着龙云的自我介绍,不由得彼此之间,讨论着这些事迹,眼神之中,皆是流露出艳羡的目光。
“都给我安静下来!”龙云的神色突然沉了下去,厉声喝道,“从今日起,你们将是莫斯托诺夫城,城防军预备役第一坦克团一营一连,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你们已经是一只脚踏入军人门槛的人了!”
“是!”
整齐划一的声音,取代了众人的嘈杂声,显示着实践课已经开始了。
“关于一个连队的坦克标准配置,相信我不用多说了吧,这点在你们的理论课上都学过了!”
龙云的话很明显,这是要对连队之中的人员,进行分组。
话音传入秦明的耳中,秦明立刻搜索记忆,想起了理论课上的内容。坦克分为轻型(LT)、中型(MT)、重型(HT)、反坦克歼击车(TD)以及自行火炮(SPG)。通常来说,一个完整的连队建制,包含着十五辆坦克及对应的车组成员,相应的维修大队、医疗队和后勤大队。
但是,这十五辆坦克,分类上是有规定的,LT2辆,MT4辆,HT4辆,TD3辆以及SPG2辆,俗称二四四三二配置。每辆坦克配备六名作战人员,其中一个担任车长,进行指挥作战,其余的就是职务分配决定的。事实上,从一开始的专业判定,就已经影响到实践课上的战车成员配置。
这样子算下来,一个连队,正好是九十名作战人员,而秦明所在的班级,人数恰好是九十名,当然包括刚刚到来的喀秋莎。
因此,龙云将整个班级,划归为一个连队建制,一点也没有错。问题是,九十名人员的分配,谁来组合开LT,谁去配合使用MT,这都不是班级众人所能够决定的了。能够决定的,只有他们以往的成绩,专业判定以及近期的表现。
“下面,我宣布分组!念到名字的人,走到检阅台前,领取你们的作训服!”
“春野正辉,车长!徐平,炮手……”
一个个的名字被念到,每六个为一组,就到检阅台前领取作训服,以及相关的东西。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坦克卡片。卡片上的坦克,经过车长特有的坦克手环读取之后,就会以一种量子构图的形式,在现实中呈现坦克。
实际上,这是因为制造坦克的金属,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金属。这种金属,和钢铁一样,但是却能够自我修复,而且能够被转化为量子数据,存储到特制的卡片内。
发现这样的金属,自然是科学家们的功劳。超级实验室,就聚集着这些科学家。
当然,说起超级实验室,恐怕就要提到Serb先生,又被称作锉刀之神的神秘科学家。他通过对坦克战车的一些物理化学研究,不断的增强或削弱着战车的某些属性,比如说装甲厚度,比如说射击火控,再比如说机动性能等等。
但通常来说,Serb先生对战车的削弱,要比增强来的热衷些,就如同一柄锉刀一样,通过锉制,来使尖锐的物品,变得平滑起来。运用到坦克方面上,就是通过对某些过强属性的削弱,而使其成为泯然众矣的战车,故而Serb先生又会被称之为锉刀之神。
除此之外, Serb先生也是个负责人的超级实验室科学家,他通过对历史上的某些战争中坦克数据的总结,可以自行设计出一个系列的战车,也可以设计出一些某系列的额外战车。
这种额外战车,通常是金币战车,或者是图纸战车,毕竟是不属于一整条科技树上的,只能通过对图纸的合成,自己自行购买材料进行制造。
他的深入研究,和勤奋的行动,使得他近乎每个月都发布一次研究成果,比如下个月,据说会将F系的一辆顶级TD的155mm口径的反坦克炮,替换为120mm的,以增强该类型战车的爆发能力。
甚至是,Serb先生通过对以往E100WT的研究,创造出了图纸车E100WT(p)即普通人口中的百运P型反坦克歼击车。这种战车,一旦发布出来,将会把TD的火力输出,推到巅峰的位置上。
“秦明,车长!李星海,炮手!张华,驾驶员!陈宇,通讯兵!田中久治,装填手!梅德韦杰夫,装填手!”
一组人员的宣读,打断了秦明的思绪。秦明听得仔细,让他有些意外,自己的成绩那么差,而且通讯兵的专业判定熟练度,也那么糟糕,怎么会被选中当上了车长?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