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鱼丽军阵(2 / 3)

背嵬军策 宗苍四 3766 字 2017-07-27

于是,她缓缓的走出了应奉局,上了轿子……

正在快马加鞭的潇湘神,此刻周身一阵寒战,不知为何?

他到了应奉局,这里非常安静,地上的血痕也被雨水冲刷的暗淡起来。

“人呢,去了哪里?”潇湘神去猛烈敲门,无人应答。

但见门上被砸烂的部位钉上了木条,门中间十字交叉的宽幅封条赫然写着:“辛丑御封应奉局。”

这诏令还是元宵节前刚刚下达的,实际上出于平息江南百姓的怨恨,稳定反抗情绪,更有利决战方腊的方略大局,总兵童贯以宋徽宗的名义下了罪己诏,同时罢了苏杭应奉局及“花石纲”。

朱勔此次前来一来正好是公事,封了应奉局,多余人员该遣散的遣散了,二来正好花享容给他一个谄媚太子的绝好时机——赠送清倌人柳梢陪侍。

此刻,潇湘神回眸对南枝说:“姑娘先回去吧!”那种伤感,那种无奈,那种坚定,令南枝感动。

忽见从小巷子里出来一个垂头丧气的壮小伙,他就是那个才从乡下来应奉局没几天的叫四儿的家丁。

潇湘神抽出配剑,拦住他的去路,对方并不躲闪,从容不迫的说:“我是回乡下种田去的,这里不是我待的地方,今天是元宵节,我想我妈了呀,呜呜呜呜。”

南枝忙去扶住潇湘神颤抖的手,他这才慢慢松了手中的剑。

南枝问四儿说:“我来问你,我家姐姐,柳梢现在何处?”

四儿说:“听说是选到汴京侍奉太子去了。已经连夜出城,好像是西北的水门,阊门出去的。”

南枝:“李未奢呢,就是白天关扑手持宝刀,方才打伤一大堆官兵的那个?”

四儿:“抓起来了,不知道呀?”

潇湘神翻身上马,怒视那个叫四儿的家丁:“待我追回娘子,再回来和你们一干人了结!南枝恕不能护送,我去也!”

南枝欲去拦他,可又没个说头,一面泪眼凄凄,一面遥喊:“虞大哥,可要多加小心呀!”

阴云卷集愁绕绕,四海无人烟雨遥,把酒临风独茫茫,横刀立马只潇潇。

清冷的细雨开始漫无目的,无休无止。风向哪里刮,雨就向哪里走,如说兴亡事。

街巷还有些元宵节张灯结彩的气氛,虽说应奉局危害此地多年,令这里失去了活力和繁华,但千古鱼米之乡,苏杭天堂地,在如此高负荷的应奉事下,终归还是挺了过来。

潇湘神徐徐来到城西北的阊门,出阊门通虎丘,提点水八门的栾虞侯主要经管这里。

一个守城的兵嚷着:“来者何人?退后!退后!宵禁,有出行者以盗贼论处。”

历朝历代,大宋独创,去宵禁,不过如今宋军和方腊鏖战,方七佛在杭州聚集起义军七万余,因此平江府的姑苏紧急实行了战时宵禁。

见对方继续向前,城门兵放一虚箭,以警示。

他仍不停,那兵又射出一箭。

这一箭擦过潇湘神的左臂,另几个城兵持矛相对。

兵士再张弓时,瞄准的是对方要害。

正要射箭,却忽然被守门将领拦住:“住手!”

那将领问道:“虞公子?是不是虞公子,你,可是要出城?”

雨浸的潇湘神散发一缕缕,盖住了双眼,他轻轻撩开,默默不语。

那将看清了对方面目,发现确实是虞飞天,便说:“哥哥,想必是寻那藏柔居的花魁吧?劝你莫再追赶,即便追的上,也终究无力回天。他们车队已走多时。原应奉局金锦卫亲自护送的。”

潇湘神微微哼笑:“杨定苏,念昔日旧情谊,能否助我呀?”

那个姓杨名定苏的守门将领点了点头,当年,他曾不堪劳役,打伤官差,惹了官司,还多亏了虞家的帮忙,人知恩不报,有何面目存世。

想到这里,杨定苏手一挥,卫兵会意,立刻卸了闩,这大木闩是一块上好的黄杨木,它诉说着这座城古老而深沉的华丽。

兵士略推开阊门一扇,足够一人一骑的大小,又慢慢放了吊桥。

城外一阵风和着雨迫不及待的进来,潇湘神从怀中拿出一竹筒扔给杨定苏,说道:“里面装着归化老宅的地契,用它换我兄弟一条命,我兄弟叫李未奢,被朱勔拿住了。”

杨定苏接过竹筒呆住,待他回过神,潇湘神已然走远。

“先生,保重,此一别更不知何年何月了?”杨定苏心中一阵酸楚。

姑苏的虞飞天就像他心中那股清冽的泉水一般——他儒雅、他潇洒、他飘逸、他孤傲,他超凡脱俗的情义如同悠悠的太湖水一般深邃质朴。

昌国指的是舟山群岛。阊门是姑苏西北的城门,很有特色。本文手法探索心理刻画,请品评。书友青青说,快更新吧,村口厕所没纸了。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