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一战风云(2 / 6)

秋风宝剑 秋风宝剑.CS 11232 字 2017-07-26

“再好终究是要为中国打仗,可惜了,可惜了。”

很快,军校的学员们来到了东线战场,此时的东线战场已经陷入了僵局,德军和俄国军队在绵延数百公里的战壕中对峙,频繁地互射,冷枪对峙使得战场很是寂静,而寂静之中又透着杀气。

赵念清在战壕里,拿着望远镜看着对面的俄军,其他的德国学员则是扛着枪坐在战壕里发呆。

“赵念清,你拿着望远镜看了一天了,你有什么想对我说的吗?”威廉问道。

“眼下的战局完全就是一个僵局,长期这样对德军十分不利,眼下的德军陷入到了两线作战的困局,而德国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所以当务之急要么是舍弃,要么是速战速决。纵观英、法、俄三国,俄国虽大但实力弱,可以先打击俄国,解决东线的危机在一股脑地解决西线。”

“嗯,有想法,那么你觉得怎么突破俄国人的防线。”

“我们的兵力有限,全面突破俄国人的防线是根本不可能的,合理的方式是利用雨天、夜天对俄军发动突然袭击,进攻俄军防线的一个点,拿下一个节点之后扩大口子,从而同俄军在战壕里近战,而德军最新研制的冲锋枪和轻型机枪则会发挥重大的作用。”

“制定一个作战方案,目标攻破对面俄军的防御工事,时间,一个星期。把作战方案交给我看看。”

“遵命。”

就当赵念清制定好作战方案准备交给威廉的时候,威廉同德军统帅部的激烈争吵被赵念清听到,西线的战事很是紧张,柏林陆军学院的全部学员被抽调到西线战场作战,在东线实习的学员们也被抽调到西线参战。

“咱们和俄国人没咋地怎么就不打了呢?”李恩一路上对此很是不理解。

“我听教官说的,东线的战事已经结束了,俄国人同德国人签订停战协议了,现在的军将全部的兵力投入到了的西线同英国和法国决战。”

“这样啊,那看起来德国人快要大胜了。”

“没准,战争打到这个份上了你没看出来吗?德国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军校的学员应该到前线观察一段时间才能正式去打仗,这连没毕业的学员都拉了出来,看来德国死伤惨重,兵员严重不足,这英国和法国也估计好不了多少。”

“那你说这仗达到这份上了,到底谁能赢呢?”

“估计得和谈,除非有第三股力量打破眼下的平衡。”

“我听说中国和日本参战了。”

“昨天的报纸,起不了什么作用。段祺瑞政府亲英美,拿咱们的老百姓给英、法人当炮灰。日本的军队充其量就是二流,借着战争发点战争财,到头来就是瓜分中国。”

“这政治好复杂啊,我实在是头疼,少爷。”

“眼下就看美国人了,美国人帮谁谁就获胜了,如果美国始终奉行孤立主义的政策,那么这场战争就得议和。”

“少爷,那咱们咋办啊。”

“之前打老毛子还挺有劲儿,现在就看眼儿吧,我想回国了,这仗打到最后没劲儿了。”

“我也想家了,咱俩还是保命要紧啊。”

西线索姆河战场,赵念清和李恩坐在战壕里发呆,死伤的德国人被医务兵用担架抬了下去,一个一个从赵念清的李恩的眼前走过,看得赵念清已经是麻木不仁了,李恩则拿着赵念清的望远镜看着对面的战壕。

“少爷,你看,中国人。”

“中国人,段祺瑞政府派出的不是民夫嘛,民夫怎么到战场上来了。”赵念清说完就从战壕里蹦了出来。

“少爷,你看,黄种人,咱们中国人。”

“不对,他们这是往雷区走呢,该死的英国人和法国人,这是拿中国人趟雷呢。”

“眼瞅着就要到雷区了,那地雷是咱们昨儿埋的。”

“不要走了,前面是地雷,躲开,躲开。”赵念清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同胞踩地雷,站在战壕前大声地疾呼。

“赵念清,你在做什么!你这是暴露我军的军情。”威廉见到了赵念清的一举一动,赶忙上前阻止赵念清的行为,并下令重机枪开枪射杀中国工兵。

“机枪,停止射击,停止射击,这是平民,这是平民,民夫,民夫。快走啊,不要死在这里啊!”赵念清和李恩在战壕里声嘶力竭地喊着,也阻止不了大批的民夫在战场中倒下,这时的赵念清已经愤怒了。

“威廉!你为什么要下令屠杀平民!他们是平民!”

“他们不是平民,他们协约国的士兵。”

“他们哪里是士兵,他们拿武器了吗!他们射杀德军士兵了吗!”

“他们是工兵,协约国的工兵,他们在破坏我军的军事设施。”

“他们是趟地雷,英国人逼着他们趟地雷。”

“赵念清,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