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章慧敏扔下了一儿一女就走了,章振隆也是狼狈的回到了南京,赵冬义跟着吴水仙是死活不走,赵玉慧经此一劫是得了一场重病,在安凤的细心照顾下渐渐好转。佟卓和赵光宗商量了一下之后,把章慧敏从赵家的族谱除名,赵玉慧过到了安凤的名下,赵冬义则过到了吴水仙的名下,自此,赵家大院有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姜玉玲挨了一枪,好在子弹打在肩膀上,做了个手术之后没什么大碍,休养过后就返回了南京,临行前的一段日子里,和赵念清朝夕相处了几日,没人打扰,只有两个人,谁也不知道这些日子两个人做了什么,姜玉玲走后赵念清也是只字不提,一切和往常一样。
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赵念清在辽西紧锣密鼓的进行练兵,五千多人的野战旅初具战力。围绕着易帜的一波三折,加上安凤又怂恿于凤至阻止赵四小姐进门,一来二去,赵念清等人和少帅达成了妥协,张学良答应奉军的整编只能就此作罢,第三师保留,下辖赵念清的第三旅和王长捷的第五旅。此一来,赵念清兵力扩充,却得罪了少帅,少帅勒令赵念清回辽西驻防,不得干预奉天的军政要务。赵念清也因时常能在家中和儿子在一起而感到温馨。
在家中的院里,安凤挺着大肚子在赵家的大院里走来走去。赵念清坐在摇椅上乘凉,听着儿子赵冬仁在念报纸,句子断断续续的,似乎有几个字不认识,赵念清便拿过了报纸,教儿子认识这几个不认识的字。
“儿子,你能把报纸念下来,真好,平日里都谁教你认字啊。”
“娘教的,娘还教我老多东西了,我给爹背一个啊。”赵冬仁一脸得意的看着赵念清。
“背一个。”赵念清瞪大了眼睛看着赵冬仁。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赵冬仁一字不差的背下了一首唐诗,赵念清听过之后颇为高兴,连连抚摸赵冬仁的小脑袋。
“再给爹背一个。”
“种花种草不如种稻谷,养鱼养鸟不如养猪羊。”
“这,谁教你的。”
“娘教的。”
“后院的菜园子是谁整的。”
“娘整的。”
“真好,去玩去吧。”赵念清看了看当年和佟芸芸的新房,当年满院的玉兰、丁香和看桃花,而今都是茄子、芸豆、黄瓜架子,好得几棵桃树、枣树、梨树长得还算不错,四月春来还能看看满院的桃花和满树的梨花。赵念清一声长叹。
转眼间就到了吃饭的时候,李恩的闺女李秋月跑到了赵念清家中。
“闺女,吃饭了吗?”赵念清说着抱起了李秋月。
“大伯,俺吃过了,俺娘包了肉包子,让我给冬仁送过来。”
“大伯也想吃肉包子,咋办啊?”
“娘说了,想吃自己过来拿。”李秋月的稚嫩让赵念清乐得合不拢口。
“大伯给你个好东西啊。”说完赵念清拿出了一个欧洲的洋娃娃送给了李秋月,李秋月高兴地拿着手里的洋娃娃去找赵冬仁玩耍了。
赵念清看着孩子们在一起玩,便不再打扰,来到了李恩的家中,范彩玲端着一屉刚出锅的包子,从锅台下来。
“真会赶点儿啊,安凤不会做饭啊。”范彩玲无奈的瞅着赵念清。
“安凤一门心思都在那地上了,再就是儿子和闺女,哪有心思管我啊,你这手艺好,整的我儿子天天往你家跑啊。”
“替你养儿子,我又搭了一个闺女,你赵念清真是会做生意啊。”
“既然舍不得自己闺女,到时候我在给儿子重新物色一个。”
“就怕你儿子到时候不中啊。”李恩见此情形插了一句,三个人听后哈哈大笑。
“明天又走了,晚上给你们整几个菜啊。”
“去整吧,孩儿她娘。”
回到部队,奉天的军令随之而来,赵念清带着李恩乘坐军列来到了奉天。中午,赵念清带着王晴儿来到了老边饺子馆,喝着茶水,吃着蒸饺,两个人相对而坐,随意唠唠家常。
“孩子他爸,这少帅这回招你回奉天估计是要重用你了,你可得把握住机会啊,别像去年赵四小姐那事情似的。”
“最近一直在辽西练兵,你说南京精简兵马,我要降为旅长了我能不反抗吗。”
“算了算了,你说..大帅到底是谁炸死的?”王晴儿轻声在赵念清耳旁问道。
“还用说吗,肯定是日本人干的。”
“少帅就是不抵大帅,没多久就易帜了,那么多的人马和南方拼一下,天下谁主还不一定。”
“也未必是坏事,什么旗子无非就是一块破布,只要兵马在,家底儿在,东北是咱们的,是奉军的就行,至少这些年不会再有大仗打。”赵念清说着喝了一口茶水。
“下午有军务吗?”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