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把安伏威劈头盖脸的一通臭骂,对赵念清是大加赞赏,给予了赵念清表彰,安伏威看看赵念清满身功勋,自己旁若无人,面不改色,把张作霖气得够呛。
“小安子,你妈了个巴子的,一个116团就能把山海关的直系部队打得是稀里哗啦,你一个师让人家直系打得稀里哗啦的,章振隆还跑了!你他妈不臊得慌!”
“大哥你一天就骂我,山海关那么难啃得骨头是第三师拿下来的,你看看奉军哪个师能打下山海关,不就让第四师跑了嘛,跑了就跑了呗,那不是缴获了那老些东西嘛。”安伏威说完坐了下来。
“别得了便宜卖乖,没赵念清你狗屁不是。”
“大哥啊,弟弟我是没赵念清的本事,但是弟弟我能看人,有这姑爷,别说打个山海关,进了中原打个省都不算啥,到时候哥哥你得奉弟弟个督军。”
“滚犊子!给赵念清也不给你,你就踏实当好你师长得了!”
“没事儿,自家姑爷,我闺女到时候就是督军夫人,挺好。”
“你小子,你给老子等着,到时候你闺女死皮赖脸住赵家,赵念清不答应这门亲事看你咋收场。”
“咱那闺女那么俊,怎么会呢,大哥到时候喝喜酒啊。”
“你妈了个巴子的,给老子滚!”
休息几天之后,奉军大军浩浩荡荡地从山海关向关内进军,安伏威奉命留守山海关,随时等候军令。
送走了张作霖,安伏威带着自己的几个外甥大摇大摆地游荡,这个时候,张宗昌的第二军浩浩荡荡地从山海关经过,张宗昌从马上下来,和安伏威打了个招呼。
“张军长,进关发财了啊。”
“发财了,发财了,你姑爷这山海关一仗下来剿了多少啊。”
“一个师的军饷而已,还有些不上数的军火。”
“军火赶紧倒腾啊,你姑爷不会做生意你得教他啊。”
“妈了个巴子的,一个个都去进关抢钱了,让老子看山海关,大哥就是******偏心眼儿。”
“进关打大仗,谁让你的第三师都是豆腐渣子,打仗就会跑,看看老子的第二军,我的儿子们来了。”张宗昌很是得意地向安伏威炫耀自己的白俄军,安伏威看在眼里则是一脸的不屑。
“就是帮大鼻子,个儿高点儿,赶老子姑爷的特战连差远了。”
“特战连再好有老子调教的好吗?小子们,你爹是谁!”张宗昌对着白俄军一声大喊。
“张宗昌!”白俄军回答道,此时的张宗昌是一脸的得意。
“你们给谁拼命啊!”
“张宗昌!”
“小安子,你瞧瞧。”
“操!兔崽子们,你儿子是谁啊!”
“张宗昌!”
“哈哈哈哈,你啥时候多出这么多爹,你让你爹给你拼命,你小子不孝顺啊。”安伏威笑得是前仰后合,差点儿岔了气儿。
“小安子,****你妈!你个兔崽子,全奉军就属你了,蔫坏蔫坏的,你妈了个巴子的。”
“你孙子是谁啊!”
“张宗昌!”
“都他妈给老子闭嘴,你们脑瓜子装的是稻花壳子啊!”
关内的战事进展很顺利,北京很快被攻占,出于与前清皇室打交道的需要,张作霖想到了赵念清,一个电话到山海关,调安伏威的第三师进驻北京城,很快,赵念清的116团就接管了北京城的防务。
秋风瑟瑟,枫叶火红,随风飘零,赵念清一个人来到了当年京师大学堂,走在原来走过的路上,来到当年上课的那间瓦房,坐在房檐下,靠着青砖,望着天。
“长官,您要找人吗。”
“不,我曾经在这里念过书,来这里坐坐。”
“您在这里读过书,真的吗?”
“丫头,在你眼里当兵的都是没什么文化的吗。”
“那倒不是,我理解错了。”
“我宣统年就来京师大学堂读书了,民国八年毕业。”
“我是学外语的,我主修俄语,日语也学一些,我叫章慧敏。”
“我叫赵念清,奉军116团团长。”
“奉军,从关外来的张作霖的人马吧。”
“是啊。”
“你跟印象中的东北的人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啊。”
“反正就是不一样,如果没什么事儿的话我先走了啊。”
“你今年多大了。”
“我二十二了。”
“嫁人了吗。”
“问这个问题很不好,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没嫁人。”
回到驻地,赵念清在朱忠义的带领下来到了自己的小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