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进一退——斯蒂文森是进,林磊是退,方向虽是相同,速度却不一样,相比之下,斯蒂文森带球推进的速度要快一些,而林磊脚下无球的回撤却在速度慢上了一节。
于是这两人之间的身位距离也在随着这种速度的差异而在拉近着。
处在全速运球状态的的斯蒂文森,此时却对双方最为接近的球员位置最为敏感,他终于感到了不安——这时候林磊已在非常明显的减速,而林磊的身形也逐渐的有了要停在原地的迹象。
“不能让九号接近了自己”几乎是本能的,斯蒂文森就做出了跟着林磊减速的决定,以一对一,他没有十足的把握突破林磊的防守,所以他一边转首望定了林磊,一边抬脚踏到了足球翻滚的前点上。
果不其然的,他看到林磊在停住身形后的第一时间内迎向了自己。
接着,他的右脚也准确的踏到了翻滚着的足球的前点上,正好挡住了足球前滚的去路。
足球在他的踝骨处反弹而回。
借着这一踏之势,斯蒂文森停稳身形抬脚往后一搕。
后搕的脚根很快就追上了回弹的足球,于是足球被他的脚后根在一搕间回传到了克里斯托尔的身前位置上。
“这种感觉真好啊!”斯蒂文森在感应到有全速运球技术给他带来的全新的感觉刺激的同时,又在内心升腾起一种无法言语的兴奋和享受“就象一种享受似的,一切都变的清晰无比,一切都似在自己的控制之内。”
“就一步之差”与此同时,截球失败的林磊也停住了身形“太可惜了,看来应该早一点发动,不能给对方有思考和防备的时间。”
而在球场边线处,西班牙队的主教练苏维拉格诺却是伸手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太危险了,斯蒂文森做的好,简直是在超常发挥!”
不错,就只有一步之差,而这整个过程,都是中国队所预先设计的一个局。
这个局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林磊在不知不觉中靠近了控球的斯蒂文森。
首先,球赛还没开始,中国队的球员们就摆出了这个“五四一”阵型,在这个阵型中,他们的九号球员林磊,是以全队唯一的前锋形象出现在众人的面前,这样做为全队唯一的前锋,九号林磊站位靠前,甚至站到了全队的最前端,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这样也就增加了林磊靠近西班牙队控球球员的机会,拉近了他靠近斯蒂文森的距离。
似乎所有的中国球员和教练都相信,只要让九号靠近了控球球员,九号就能截到足球?
还是九号接近了控球球员,九号才有截到足球的可能?
这两个问题很关键,因为这两个问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将关系到中国足球队采用“五四一”阵型的真正原由。
如前者,只要九号靠近了控球球员,九号就能截到足球,那就意味着无论是对上了谁,九号都有截到足球的十足把握,九号球技真的就练到了这种令人可怕的程度?
又如后者,九号接近了控球球员,才有截到足球的可能——所有人都一样,只有接近了足球,才有截到足球的可能,这就意味着,九号和所有人都一样,只是在接近了控球球员之后,才“可能”截到足球。
问题的实质又回到了对阵型的理解上。
如果九号有接近了控球球员就能截到足球的把握,那么中国队所采用的这个“五四一”阵型,就不是所谓的“取短避长”了。
只要中国队将整体阵型靠后回缩,那么中国队的唯一前锋九号,就等于是处在了中场的位置上。
在这个位置上,林磊进可攻,退可守,其卓越的防守能力和攻击能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发挥。
前锋靠后的位置,使他能在防守时最大限度的接近足球,又能在情况危急时及时的回援本区球门。
而进攻时,林磊做为中国队唯一能突破对方防线的球员,所有有成效的攻势将由他来发动,而且从已经进行了的三场球赛来看,中国队凡是没有林磊参与的进攻,十之八九都是没有成功的进攻。
“所以实际上,‘五四一’阵型也就是一个全攻全守的阵型”苏维拉格诺一边飞快的思量着各种可能出现的形势,一边在寻找着与之相对应的对策“不管怎么样,‘五四一’阵型,也将是球队所必须坚持下去的阵型,防守将永远是球队所要坚持的重点!”
“第一,不要拘泥于阵型的形势,在对方九号的身边,必须保证要有两名以上的球员盯防,力争做到封死他的所有球路;第二,控球球员必须尽量的避免与九号做近距离的接触,只要九号有接近的迹象,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将球传给队友。”
足球仍在西班牙足球队的球员们脚下传来传去,而在场外观看球赛的球迷和观众,却总也摸不透斯蒂文森为什么会突然止住了身形,并略县狼狈的把球回传身后。
西班牙队的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