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外,樊哙焦躁不安的来回踱步走着,正午的阳光洒在身上,并没有感到丝毫暖意,反而心中的寒意越发的重,离刘邦入宫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
就在樊哙考虑是不是再来一出强闯鸿门宴时,咸阳宫里出来了个黑点,隐约是个人形,樊哙定眼望去,不是刘邦又是哪个。想跨过宫门迎接刘邦的樊哙被守卫拦了下来,心情不错的樊哙难得没有恼怒,反而和守卫说说笑笑了起来。
出了宫门的刘邦和守卫打了声招呼,拉着樊哙就走,还不时回头查看是不是有人跟踪。待发现并无人跟踪时,方才道:“边走边说。”
原来刘邦入宫后,项羽看似招待不错,可不经意间流落出的冷淡,刘邦全看在心里。而且项羽还故作大方和刘邦商讨各路诸侯分封之地,期间反复暗示刘邦的封地在汉中。
在与项羽的交谈中,刘邦知道这汉中虽然不是什么龙潭虎穴,可也不是什么好地方,虽然汉中被誉为‘鱼米之乡’,地处盆地,又多丘陵山川,易守难攻。可是想要攻出去一样困难,加之周遭全是项羽的心腹,这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完全是想困死刘邦的节奏。
法码不够多的刘邦也只能打落牙齿往里吞,不情愿的接受。离别前项羽要求刘邦留在咸阳参加最终的分封,美名其曰担心刘邦的住处不便,让其搬入咸阳宫,实为监视。无奈的刘邦只能伪装成欣然同意的样子。
听完刘邦叙述,樊哙愤然问道:“大哥可是真要搬进咸阳宫。”
拍着樊哙的肩膀,刘邦道:“既然项羽有这份心,我又怎好拒绝。”顿了顿道:“对了,今天遇到的那小子,说是和吕氏商队有约,你去打听打听最近是不是真有商队入咸阳了。”
樊哙劝道:“大哥,是不是先把那小子弄出来,免得真是商队的人,伤了自家人的和气。”
刘邦道:“不必了,先打听吧,如果是的话,就当吃几天苦,也好让他知道世间的险恶。走,先去客栈收拾收拾,准备明天搬入咸阳宫。”
殊不知,正是刘邦想让鹰离了解世间险恶,多受几天苦,可因为一件事让刘邦焦头烂额,再也没能顾上鹰离,让其多了一场生死历险。
骊山是秦岭北麓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约二十五千米,南北宽约七千米,宛如条卧龙。传说因此山山体像一匹黑色的骏马,故而名曰骊山。骊山高耸千米,断层错落,山峦与沟壑相间,构成了一条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并由此发育出了一道道河流。
由河流形成的洪积扇上的骊山北麓,搭建着简陋的营地,营地的四周全是赤羽卫在把守,严密的连着鸟都飞不进来。
鹰离来到营地已经两天了,除了每天天微亮便要起来干活,日暮西山方才能收工外,相对还算自由。而干的活便是挖掘秦始皇陵,和鹰离一样的还有近百人,全都是咸阳城里的地痞流氓,和城外的一些来历不明的人,听说最近还有一批人要押送过来。
一开始鹰离也反感挖掘皇陵,虽说鹰离对秦始皇也没什么好感,可毕竟斯者已逝,就算生前有什么不对,何苦在人死后还要来作践呢。直到鹰离同一批来到骊山的一个人,因为抗拒被活活打死,才不甘的同之前的人一样挖掘皇陵。
这近百人分住在十二顶帐篷内,每顶帐篷里的人为一个小组。每顶帐篷有十张睡铺,说是睡铺其实也就只有张席子而已。鹰离和十八被分在同一顶帐篷,连带之前帐篷里住的五人,鹰离这个组共七人,比别的组少一人。因为每天的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安排的,所以分摊到每个人头上,鹰离这个组的每个人便需要比别的人做的更多一点。
鹰离这组之前的五人,有三人是三兄弟,老大叫熊大,老二叫熊二,老三叫熊熊,之前在咸阳城充当打手一类,以为新来的鹰离和十八好欺负,把手头的活分给两人,却不想鹰离两人完全不买账,一场冲突下来,三兄弟也发现他们不是鱼腩,就没再自讨没趣。
另外两人,一个是上了岁数的大爷,大家都唤他老梁,不过身子骨颇为硬朗,每天干着繁重活并无不适,以三兄弟的性格没惹大爷,估计这大爷也不是什么易于之辈。
还有一人二十左右的年纪,名唤霍胜,是五人里唯一对鹰离二人比较友善的,长的白白净净,完全不像能干体力活样子,但其偏偏做得不比谁少。从三兄弟对其唯唯诺诺的样子来看,应该在霍胜手下吃过大亏。
快黄昏时,鹰离他们和往常一样,准备这一天收尾的工作。不知是因为工具用久了不够锋利,还是挖掘到一定的深度,地质变硬的关系,反正这今天的进度比往常慢了很多。
白天,监工多次来吹促,不过从监工的表情可以看出,应该离皇陵的墓口不远了。所以在收尾时,大多数人一边忙着今天手里最后的一点任务,一边三三两两的嘀咕着。边上的守卫见了,也不曾上来阻止,见此,更多的囚徒加入议论的行列。
这时,一大队守卫赶了过来,吓的囚徒们赶紧闭嘴,以为是来算账。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