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突厥人都下了马,然后走到一些马车前,把是自己的一些集装箱通通搬运下车到自己的马背上,他们的力气可真大,一人能同时扛得起两三箱,里面应该是食物和穿衣之类的。
“嘿,这些箱子有多重啊?他们好大力啊。”我问。
“一箱起码得一石,当然啦,他们是突厥兵嘛,想当年跟唐朝打战的时候,咱们十个都打不了他们一个,可想他们有多厉害。”
“他们好可怕啊!”珍妮感到有些寒憟,毕竟没见过这样的牛人,几百斤的重量,别说扛起来,直接都可把人的骨头压脆。
当时的一石,可算好几百斤之重,这么说突厥兵一个人可以扛起一千斤的力量,原来古人的体能是远远超过现代人的,他们日常轻轻劳举都得上百斤力量,身上的盔甲也得差不多一百斤了。
突厥兵搬好了东西,然后领头的拿出一张纸,上面已经盖了很多个朱砂印,递给我们领头的官员,官员从兜里拿出个印章,认真看了看上面的文字,用的是汉文,便盖了印上去。当时的汉文,是整个亚洲的通用文字,不管他们是怎样的语言,汉字是最美观最高贵的文字。
唐朝的夜幕相当的繁荣昌盛,小贩的生意也红红火火,杂役们并不需要如何管制小贩们,小贩们会自觉每年往官府交摊费,也会自觉安排摊位,绝不影响市容风貌,还有垃圾。杂役需要巡逻的是大街道上,看有没有街头恶霸滥索保护费,和有没有小贩争执。一些春楼生意也是客似云来,达官贵人尤为喜好往春楼,一般杂役是不敢去春楼巡逻的,因为会影响到这些达官贵人的雅兴。老鸨也常是笑口常开伫在门口,欢迎各路人马,收银子受到手都会软下来。
在大明宫里,武则天的寝室里灯火通明,张柬之身为宰相,带着一批兵马叛变在宫门外,与御林军对峙。宦官指着张柬之骂“你这泼贼,身为朝廷命官,竟敢带头谋反,你罪当九族!”
“卑臣不想作对,只是千百年来,皇位都是父传子嗣,大唐本就是李唐天下,武后传嗣,必当李嗣后人。卑臣斗胆,愿武后把大唐还予李嗣后人,则江山永固,黎民平反,臣等永护大唐!”
说着说着,底下一些将军忍不住气了,便交战了起来,一位将军也是颇有力的,居然把门前的石麒麟拔断挥舞了起来,一些武功一般的御林军被撞得四散飞奔。有个御林军武功高强的一个大跃步飞了起来,一脚踩到这位将军身上,“啪啪”两脚都没有踢飞他,然后只好拔出长剑,往他身上一刺,他挥起石麒麟一挡,结果被剑刺破一个洞,加上将军挥力过猛,石麒麟整个被脆开来,石碎撞在将军身上,吐血而倒地。宦官不停要制止打斗,但就喝制不住。
武则天此时就躺在自己的寝室里,时年已老,加上病重,命到垂危了,榻帘前,守护着疗理的是上官婉儿。狄仁杰跪在旁边,向武后请安“微臣狄仁杰叩见天后!”
“平身吧!狄老别客气了,寡人想问问狄老,到底应不应该把皇位还予李嗣后人呢?宰相他们一直苦苦怼寡人相逼,想必寡人命将已归西,朝政还得托付狄老,狄老乃国之栋梁也!”武则天很是疲惫的说。
“武后,吉人天相,不会那么容易西去的,婢女一定会为武后治愈的。”上官婉儿急着说。
狄仁杰深深地思考了一下,然后说“武后应当还予李嗣后人之皇位,毕竟大唐江山是李氏打下的,天下黎民只会供奉太宗为开唐先祖。自古无论哪个朝代都是父传子嗣,排斥后宫干政,后宫干政必定引起外戚专权,致国之忧患也,黎民不许也!武后乃千古一帝,应当为黎民苍生思量,把皇权还予李嗣后人,千秋万载永功。”
“好吧!狄老言之有理,狄老孰知唐室何人能当此任也?寡人一向察人不周,难以定论,唯恐任人不当,将毁大唐也。”
“天后明鉴,微臣认为英王李显定当此任,必将宏图大唐!”
“呵呵,狄老慎重也,寡人季子性情刚烈,唯恐误国秧民也!”
“误也,天后定当放心,微臣俯察人情,英王李显定可胜任!若无,微臣以俯首佐之。”
“善哉善哉!寡人诺也!”
狄仁杰便叩拜三下,然后躬身出去了,还要平息张柬之他们的反叛。
“婉儿,你也出去吧,辅助狄老平息宰相反叛!”武则天对上官婉儿说。
“诺!”
张柬之他们见狄仁杰和上官婉儿缓缓的从武则天寝室走出来,便知应该是有结果了。确实没有负众所望,大家的想要的武后都已奉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