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到手,但也挣了钱,可这些钱却已经预定了去路——盖房,而且还不够。
盖房之事一刻不得拖延,绝不能抱有任何侥幸之心。陆清书坚信,当一个人心存侥幸之时,往往预示着事情向最坏的方面发展。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危险,他不愿凭白的承担,所以,那些稿费非花不可。
本来可以立即改善生活,如今只好再等等,虽然不能一下子“奔小康”,但他的物质生活总算有些改变,每周仍然必带伙食,量却减少了一半,相应的生活费得到增加。
一周之内一半时间啃馒头,一半时间去食堂,调节搭配,显得不那么的艰苦了。
钱不够的问题很简单,他接着写作品赚就是。
刚到学校,陆清书就被通知弄到了《少年》杂志,不是一本,而是三本,三本意味着有三张“报名表”,可以附三篇稿子。
按照学校的意思,投一篇稿子不保险,不如一下子投三篇,被选上的几率更大些。
陆清书自己无所谓,如无黑幕,他百分之百过初赛,然后复赛,最后得一等奖,一路顺风顺水,凭借强大的实力径直滚滚的碾压过去。
就算最后得了二等奖,证明新思维大赛绝对有黑幕,一代大家的作品居然比不过中学生?是搞笑——搞笑——搞笑吧。
晚上课间休息。
陆清书一圈围了不少人,大家都在积极踊跃的发言,个个面红脖子粗,争论着《悟空传》小说中的人设,剧情,尽管似乎这些人中有的看的多,有的看的少。
“喂,陆清书,有你一封信。”同学孙薇突然过来说道。
“哦——”
“呦——”
“又是一封情书。”
一圈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发生各种各样的怪叫。
事实上,自从陆清书晋升为学校的当红人物后,他就不断的收到所谓的信,都是些女生的,外班的很多,本班的也有。
或明或暗,暗的就是羞答答的托人来送情书,明的则私下里亲自大胆的直接表白。
碍于学校的严苛规定,比如打架斗殴,或早恋等,情节严重的会被除校,因此,情窦初开的懵懂中学生们只好转为地下接头,不敢公然“忤逆作案”。
“孙薇,这封信该不是你写的吧?”蔡和一连怀疑。
孙薇上去就是一脚,被蔡和灵巧的躲开。
“再胡说老娘就撕烂你的嘴。”
她把信递给陆清书。
“信已送到,你自己看着办。”然后潇洒的转身就走。
手里拿着信,陆清书……
“孙薇颇有女中豪杰的气概。”
蔡和不服道:“什么女中豪杰,她就是个男人婆,将来肯定没人敢取。”
“快打开来看看,是谁在暗中喜欢你。”
“打开,打开,打开。”
“别扫大家兴。”
陆清书没理架秧子起哄的一伙人,信都没打开转手收进口袋里。
“别人送信就是不想让外人知道,你们一边玩去。”
众人开始牢骚。
“又是这样。”
“无趣!”
蔡和挪瑜道:“你们知道什么,我同桌这叫怜香惜玉,一群大老粗懂个串串,女生本来面皮薄得很,要是被你们几个传出去,人家还不得哭个稀里哗啦,干脆自杀得了。”
这时,上课铃声响起,众人纷纷散去。
而陆清书对蔡和的后半段话颇为认同。
中学生的心智大都尚未健全,三观正在塑造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就连懵懵懂懂的情愫,不过只是本身的一种幼稚的感情倾诉罢了。
爱情?他们现阶段的感情应该说是早恋更为确切。
凡是收到的情书,他从未打开过,也不算打开,找个没人的地方暗中销毁就好,只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原因有三个。
第一,他毕竟有着成年人的阅历和经验,身为一个正常人,对单纯的中学生没兴致。
第二,他的短期目标是写稿子赚钱,出名要趁早,不早早的成名更待何时。
第三,中学生的对他的情愫,或者说好感很不稳定,来得快去的也快,既然不打算理会,能不招惹绝不能招惹,否则,跟玩弄人家有何两样?
记忆中的悲剧多不胜数,像蔡和刚刚所说的,自杀之事并不罕见,处理不好便是天大的麻烦,他自己良心上可能一辈子不安。
这边蔡和唉声叹气。
“你说那些女生是不是眼神有问题?我这么帅,怎么就没一个人给我写情书?”
陆清书一本正经的道:“那是因为你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