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天,《少年》杂志依旧没有消息传来,《成长》杂志那边却来了电话。
“恭喜,你的小说通过了我们杂志社的终审。”
电话里传来王编辑的声音,陆清书轻笑一声。
“我们打算签下你这本小说的连载权,你是新人作者,稿酬按千字一百算,你有什么意见?”
“同意!”陆清书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再者,据他了解一般新人的稿酬在千字八十到千字一百之间。中小型期刊给出的价格偏低一些,但作为大型杂志社,《成长》给出的通常都是最高价。
这也是他为何只考虑大型的正规杂志社的缘由之一,出价高,人脉强,渠道广,凡是自认有些才能的大都不会考虑中小期刊。
只有作品够不上标准,才会退而求其次考虑其他的。
“我们打算下个月就发表你的《悟空传》,每次2万5千字,预计半年时间内全部连载完毕。”
“所以,我们要和你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你再把后面的正文发给我们。”
“忘了问了,你现在多少岁,满十八成年了吗?”
陆清书道:“我才十七岁。”
“这样,那必须有你的法定监护人,也就是你的父母同意才行,我们会拟好合同,一式两份寄给你。你收到后按照要求签字,哪里不懂可以直接咨询我。”
“签好合同后你自己留下一份,把另一份合同,以及你小说剩下的正文一并回寄给我们。”
“好的!”陆清书道。
“下个月杂志出来寄给你一本样刊,下下个月会给你结算稿费。”
……
结束通话,见办公室的老师们都看着自己。
“怎么样?通过了吗?”
“王编辑说下一月发表。”陆清书点头。
“差不多还有十天。”一老师说道。
“我们学校终于要出一个大作家了,可喜可贺。”
“老刘你是陆清书的班主任,这回你能沾光不少,年终的荣誉和奖励唾手可及。”
刘志坚黝黑的脸上微松,看了眼陆清书。
“我的学生确实了不起。”
“岂止了不起,一个青年作家参加一个中学生作为大赛,几乎预定一等奖,我们学校马上要出一个京都大学的学生了。”另一老师高度赞扬。
“宋老师说的极是,多少年了。”
“看来我们学校终于要扬眉吐气一回了。”
陆清书走出办公室,不得不说老师们太热情了,转念一想便释然,无论发表长篇小说还是将来保送京都大学,对整个学校而言都是了不起的荣誉。
何况两件事情同时发生,更离谱的是还发生在同一人身上。
如果大家都漠不关心,反倒显得极为不正常。
比起学生的疯狂,老师已经足够矜持了。
这几天,陆清书觉着自己变成了传说中的大熊猫,本班的还好点,尤其外班的,总有人来到教室窗外东张西望,对自己指指点点。
怎么形容呢?
反正他没感到多么很荣幸和自豪,反而有种自己是耍猴的,被围观的感觉。
总之就是忒不对劲。
“哈,看你还嘴硬,我同桌去接电话了,他绝对会通过终审成功发表。”
“别高兴的太早,我打听过,通过初审而被卡在终审的大有人在。”
“你说的是通常,其他人怎么能跟我同桌比,他可是被《成长》杂志主编看好的人,你还强词夺理什么。赶快兑换你几天前的承诺。”
“哼,结果没出来前你说什么我都不信,谁知道他陆清书从哪里抄来的小说,也许后面就会现出原形。”
“你理屈词穷就恶意诽谤,小人行径。”
还没进教室陆清书就听到蔡和和马文博两人的争论。
“陆清书回来了!”有人叫道。
“同桌,你是不是通过了?”蔡和看到陆清书在教室门口。
陆清书笑道:“怎么可能没有通过,你对我如此有信心,我要是不通过岂不对不起你的一片殷切希望。”
“我就知道会这样。”
蔡和高兴的“耶”了一声,然后一脸挑衅的转向马文博。
“你都听到了吧,你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
马文博不屑一顾。
“我刚才说的话你没听到,结果没出来我是不会信的,谁知道他有没有撒谎?不见真实的杂志出来,你说什么都没用,我不认!”
“没品,跟你说话简直脏了我的嘴,算了,你以后爱咋咋地,反正你就是个言而无信的伪君子。”
回到座位,蔡和依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