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你可以say no我say good bye !(1 / 2)

双渡仙葫 什么舟 3309 字 2017-08-05

“看来之前那句「该下线了」是【葫人窟】的提示功能”

“想必是以前芦大力所留”

“倒是虚惊一场……”

双渡吃完三根香蕉,把皮一抛,准备上网。

乌龟的故事告诉他,要竞争,得知道自己的短处,但更要发挥自己的长处。

与葫芦一族天生道种相比,他的短处在修炼,在对【仙葫界】的不了解;

而黄双渡的长处是什么?

忽悠?

当然不是!

是人类的思维方式,是谋划,是运作……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先考察、调研、揣摩。

而这一切,也只能从【地听网】上开始。

。。。

“欢迎【榜上有名】【无耻之徒】洪对口光临【无敌三拳金环大世界】”

“祝您游戏愉快!”

嘿,果然,名气奖励消失了。

黄双渡早有所料,他发现了这【地听网】的一条“潜规则”。

那就是“事不过三”。

好像他每次“重复再重复”……肯定出事儿!

“也不知是哪位大能设定的……”

“游戏不都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吗?”

“虽然,这样很枯燥……”

记得中华区有位“妖刀”曾经说过:

“我从不热爱围棋!”

虽然他是中华当时棋力最高的九段。

但显然,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不停地重复,已让他对围棋失去了热情……

围棋,对普通玩家来说,可能还有一些趣味:

一子落下,有“万种变化”;

“千古无重局”

“有得必有失”

等等等等。

但对职业高手来讲:

“就那么回事吧”

“这一手不能这么应,只能这样或者这样”

“这手要亏15目”

“对手不失误我是赢不了的”

……

研究的越透彻,变数越少,就越发没有“趣味”。

而游戏的魅力,往往就在这“趣味”上!

无趣的“游戏”,那只是“练习”,或是“演习”,或是“演戏”……

……

你看动物们“幼年”时也做“游戏”:

猫啊狗啊,或挠或“咬”,或扑或倒,追逐打闹,野生动物也多有此举。

这种“游戏”,

是在模拟捕猎、争斗等等,其实是为了以后“生存”。

个体间力量、速度、对自身的掌握等方面,难免有些“差异”,就通过游戏体现了出来。

体现个体间的“差异”,也一直是游戏的目的。

。。。

可以说人类的所有“游戏”,都是为了体现“差异”,也就是“不同的结果”。

游戏,就是为了“比较”。

他玩的好,你玩的不好,为什么?

因为这个游戏考验的是力量,你不如他;

而另一种“游戏”你却玩的比他好,因为这种游戏要求的是速度。

。。。

游戏的另一个特点,是结果的“不确定性”。

结果固定不变,玩上一万次都是一个结果的,那不叫“游戏”,那只是练习!

好比你抛硬币,正常来讲,正反面朝上的概率应该是50%,但你通过日复一日的练习,已经能彻底控制朝向,要正面就正面,要反面就反面~

虽然别人看来可能“很有趣”,但从你的角度来说,那其实很无聊,因为抛硬币对你来讲,已经不是游戏了……

为什么人越长大越觉得“无趣”,因为知道了太多“注定的结果”!

甭说人了,没看猫狗长大了都不爱玩游戏了么?

老猫爱睡觉,老狗爱发呆。

你若像逗小猫一样去逗逗老猫,嘿嘿,给面子的结果是头转一边不理你~不给面子,那直接就是一爪子挠过来!

“喵,当我傻呢,找挠呢不是?”

不“傻”不萌,不可爱了!

这只是宠物,而人心更复杂,无趣感就更重:

心中一比较,就知道了答案,那还有什么意思?

为什么“鸡汤文”一直有市场,因为它们一直提倡“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嘛!

可问题是,社会上,大家看重的,是“结果”。

过程只能让别人感叹。

结果才能说明一切……

说白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