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往往失去之后再度拥有的人,才最知道珍惜。
D星中华区有位古人,曾经写道: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大致意思是挨完揍后反思一下,唉,这顿揍挨的真疼……
痛完了再想,是多么的痛啊!
(真的假的,真是这么翻译的?)
双渡之所以迷恋“成功学”,也是因为在D星失败的次数太多了!
他也知道,什么成功不成功的,其实只是社会底层民众的视角……没办法,他也没上去过呀……
“上面”肯定也有上面的辛苦烦恼,这是凡人的局限,但总要经历一番,才有资格说“痛定思痛”啊!
好比你一个南方人大夏天跑到中华区著名的“冰城”、非著名的“东方小巴黎”,呆两月,回来跟人说,那地方其实一点都不冷,相反也挺热,跟“巴黎”也不搭噶……
这不扯淡呢么?
你等一月份再去试试?
去东北不是冬天去,根本就没意义好吧?
不经历一番寒风刺骨,你就不明白啥叫冻滴慌!
没看着真正冰雪世界的晶莹大景观,能算到过冰城吗?
所以说,有些“过来人”讲的话根本就没意义,跟普通大众讲什么“平平淡淡才是真”……不好意思,我们“平淡”惯了,就想找点“刺激”的!
最操蛋的,黄双渡有次看节目,一位著名新闻人接受“小记者”们采访,被问及如何做一名好的主持人时……
那哥们扶了扶眼镜,一脸严肃认真:
“……要先从「做人」开始!”
扯假巴蛋呢吧,那就是一群七八岁的小学生,你跟人家谈“做人”……他们能听懂吗?他们理解的“做人”跟你说的是一个意思吗!
再说人家问你啥你就说啥好了,通俗易懂的不会讲吗?
连谈话对象是什么人都没搞清楚,还做记者,做“被记者”的资格都够呛吧?
还是“糊点访谈”、“东方儿子”做多了,装biu 装习惯了,镜头前不装两下不会开口了?
合着他这话根本就不是对孩子说的,他一直是在跟“镜头”表白啊!
果然,总装是不行的,没过多久,那位“会做人”的,就被一位在反生化武器战场上哆哆嗦嗦报道新闻的主持人给替换下去了……
你会“做人”?
人家连“人”都快“不做”了,甭管是不是自愿留下的,反正人家在战场上“拼命”了,能不让位吗?
……
嘿嘿,做人?
黄双渡讥笑,啥是“人”?
人类的“外表”?
没这层皮还是不是“人”?
内在器官结构?
……
还是“思想”?
而什么才叫“人的思想”?
人本来就是“啥都想”的好吧!
难道不按“主流”思想去想,不按多数人的想法去思考,就不是人了?
那他黄双渡现在还算不算“人”?
论外表,这点基本跟“人”没啥区别……当然现在是个头大了点,等以后“瘦”下来就一样了;
内在结构……呃,上次吐了口“绿血”,黄双渡自己也觉得,可能“里面”……估计是跟正常人有区别了;
思想?
又有谁的想法跟别人完全一样呢?
。。。
再说了,都穿越了,是不是“人”还重要吗?
正如他第一次在“洞府”门前题字道:
“墙角的张小花”
“当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玩游戏的沙雕”
“当你只关心游戏时”
“身在哪里都无所谓了……”
对于那些沉迷网络游戏的宅男来说,身在哪里根本不重要好吧,就算女盆友跑了也不重要,只要网线别断就好……
(我其实一直想问“张小花”是什么鬼?)
{向《史上第一混乱》致敬,没别的意思^_^}
对于黄双渡来讲,也一样,只要能“成功”,在哪里都行!
现在当务之急,是“安顿”下来。
他先出了【葫人窟】,翻出院子,来到那“门葫芦”面前。
“嗯,是把它弄进去还是放在这儿呢?”
“躲是躲不开的,还是留个「把门的」好!”
于是运使【本意】,分离三妹所留意念,留下自己【心意】,署名“王革弊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