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黄单资格最老,李阿牛侄子军权最盛,王谦的见识最广,俨然亦是族老的首领人物。
烟台安置流民之事就是王谦在管理,黄单、李阿牛二老坐镇芝罘岛。
此刻的王侗并非像李阿牛他们想的那般忙碌反而很轻松,数万黄巾俘虏的迁移不是小事,好在有粮食,有处理政事经验丰富的黄珍。
成浑派黄珍率数十郡守府小吏相助,王侗麾下都是学生兵正好相互配合,黄珍没有这么累,少年们正好可以学一下如何处理事务。
然而离开黄县城下第一日夜就有近百人逃走,少年兵一共一百多,再加上李鸿带来的近千人,再加上临时的招募的也不过二千人。
李鸿临时招募的黄巾俘虏都是他们村俘虏的乡民,要么就是他们姻亲。
其实普通黄巾贼听说有粮吃还不用造反,早就一心想跟王侗走,毕竟王侗还许诺屯田后可以分得田地。
管亥也只不过让他们不至于饿死,而王侗至少能让他们比管亥时吃得饱,还不用担心被官军围剿。
第二日吃过早餐又有百十人逃窜,照此下去逃走的人会越来越多,若被山匪得知消息说不定又是一场灾难。
黄珍急得直挠头,只能来见王侗商议。
王侗听完也觉得棘手,端起手中的粥却喝不下,放下又想喝,连续数次终于让他想出一个好主意。
可以用保甲制度,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单身的则编以军队化,让大家相互监督,逃一户其余人不讲则全甲受饿,一甲逃,一保受饿,若有人揭发,则奖励该人,惩处逃跑之人以儆效尤。
黄珍听完不由抚掌而笑:“先生真神人也!”
王侗笑笑,这不是神人,而是后世消息太爆炸,他不记得这保甲制度是谁出的,反正国人人心不齐,纵有愿意跟不愿意的,相互监督再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