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的飞机场,说道:“醉翁亭记,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叶璇读完之后,有些亢奋。
“很好!”张宁满意的点点头,说道:“黄程,你来告诉我,欧阳修为什么会写下醉翁亭记?”
黄程站了起来,滚滚记忆浮现脑海,这些都是过目不忘的本领。
黄程滔滔不绝地说道:“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
“好!那你告诉我,醉翁亭记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什么?”
黄程说道:“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张宁问:“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黄程答:“励精图治,心系百姓,以百姓的平安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即与民同乐。”
“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
张宁一连问出十几个问题,而黄程的回答都是最标准的!这不难让人联想到,黄程是不是将标准答案死记硬背下来,才有这样的成绩?
PS:推荐好朋友断迁的小说,《未来拍卖店》,挺好看的。(PS:他拿着刀逼着我写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