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再加命令。三螭请金蟾彻底而除自己的疮疾。金蟾言,该解疮患的时候自会为之祛掉。三螭不由心中犯恼,相互使一眼色,猛然动作,将金蟾擒执。金蟾大惊,叱三螭不想活命了吗?三螭回答道,若不如此,自己才将丢命呢。因疮而死,尚有余日生存,或可趁这段时间四处求医问药以求治疗。但不拿金蟾,自己或就毙于当日。
银蟾出现,怒叱金蟾驱凶作孽,造成死难惨重。因此,当予以重重惩罚。金蟾这才明白,三螭之心异变,乃银蟾所致。他不禁于心痛恨:“原来是这该死的雌儿,又一次败我之事也。”银蟾喝令金蟾,从速来为三螭解除疮症。不然,有他的好受。金蟾耍犟,不肯相从。银蟾冷笑,言道:“难道要我剥尔之皮,以解三螭之疮耶?”金蟾闻听此言,面容大变。的确,用自己的皮,服食可解毒疮。这剥皮的滋味,可是“享受”不得,实实会遭罪。因此,他马上软了,遂交出解药。三螭用后,疮症速消。真是得疮快,祛疮也
银蟾问金蟾,欲死欲生?想要为自己留条活路,便将辽王此刻的落身之处招出。金蟾落在银蟾手里,只能一切屈从。银蟾转又警告三螭,死罪可以免去,但是从今往后,它仨须改过自新,少为祸害。三螭维维。银蟾为使它们时刻牢记教训,剥废其数成根行。杀死了那么些人,作一定的惩罚是应当与必要的,否则便也太过便宜了它们。三螭忍怨,莫敢发作。银蟾收去了三螭体内的神火丹。随后,押解金蟾来在荆州府城,面见兵部侍郎于谦。缴逆党一员,并告辽王落处。于谦大喜,即刻派兵,前往大江之中捉拿辽王。
不加多述,奸王就擒,押赴京城。其他所俘逆党骨干成员,就地处斩。但金蟾不在之列,因为银蟾请于于侍郎,将这贼交给自己处治。金蟾屡次伤害过自己,自己要加报恨。于谦允之。只是,银蟾仍为下得狠心结果金蟾性命,犹念于当初的一段兄妹情谊。然避免之倚仗道功而多造害孽,以及其所犯罪过当受一定的惩罚,银蟾像对待三螭一般而废掉金蟾七成道行,算是狠重教训。儆之以此为戒,往后好自为之。而后,纵放了他。金蟾负恨,也是负痛(心痛)而去。只是此番,他并没多放报复之类的狠话。
奸王朱贵烚谋反叛乱,按律当诛。但景帝开恩免死,仅予废为庶人,永囚到老。所以如此,自是彰显自己有多么的宽宏大度。同时,降谕而安抚辽王一系诸王。教他们不必提心吊胆,不必忧虑会遭受株连,大可安稳放心。自己不会随意去动他们的任何利益。这样做,避免诸王自危,再起****。一切所做样子,都是给外人来看,更是给包括辽王一系在内所有的(皇家、朱姓)王们看。毕竟,自己登基,多遭非议,尤其王们。自己当须笼络他们,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辽王之位,由兴山王朱贵燰继。长阳王朱豪?虽为辽王之子,本当株连承罚,但念之不从贼父、诚心劝谏,可见对于朝廷的一片忠心。故而免罚,仍居现位。
(注:本书当中虽然会出现一些历史人物,但并未完全照搬历史,而是带有戏说、演义形式。历史上,辽王朱贵烚实早在正统四年,即因为太多不法与过失,而被明英宗朱祁镇废为庶人)
湖广大地恢复了平静,一切重新开始。荆州府境自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抚平辽王叛乱所造成的伤创。其他不说,只说白中玉,因为不屈服于奸王淫威,又加余氏夫人之功而获奸王,得景帝特别嘉奖。银蟾亦有封授,吃国家俸禄。这之后,甪里东升请辞而别。行走江湖,行走天下,继续他那行侠仗义并斩鬼伏魔的义举。
闲言不多述,白中玉于夷陵州知州之任,延续了以往之为官的一贯作风。雷厉风行,严格治境,成效卓著。满任之后,升授四川重庆府知府,走马上任。不知之后,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与考验。未知接下事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