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白中玉夷陵州就职。这上任之后,自然太多的繁琐事情需要处理,且先将之一放。
别言荆州府江陵县(府城治于此)内,有一座辽王府,永乐年间自辽东广宁州迁来。初王朱植,乃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五子。今王,乃植之第二子(朱)贵烚(初封长阳王)。这朱贵烚久有不臣之志,野心勃勃,且蓄谋已久。暗地之中,招兵买马,积草屯粮。伺机而动,叛反称帝。
辽王于年前泛舟江上,突然狂风袭来,巨浪滔天。变化可谓快速,教人来不及反应。舟船险些翻覆,但很多人跌入江中,便包括坐身船头的辽王。险境之中,各顾各自,哪里还有人来照管辽王?辽王命悬一线,眼见便将溺毙。但在此危难之际,一名独臂道士从天而降,将辽王摄出水来,重置船上。道士紧接将拂尘向空、向水扫来,风歇浪息。辽王认之为真人,百般感谢。问来,对方称,自己乃茅山下来的道士,号非非。辽王邀请他至于王府,盛情相待。
酒间,辽王认对方乃大士,定然能够测知未来。因此,请之为自己相面并一卜今后。非非道人观辽王之面,再加掐算,大惊道:“哎呀,王爷,您具帝王之相,有帝王之福。乃真龙天子,日后必将面南背北,位那九五之尊。小道这里恭喜于您。”起身礼拜。是吗?非非道人的话全合辽王心意,正中下怀,他不禁容色灿烂。但又道:“仙长莫要戏谑小王。”非非道人言:“小道在王爷面前,岂敢打诳语?”辽王喜极,言道:“若果真如此,仙长可否助小王一力?”非非道人答:“小道愿为王爷效劳,肯于辅佐。”辽王大悦,道:“他日小王但登龙位,定然加封仙长护国真人。”非非道人连忙拜谢。
辽王又问非非道人:“仙长可能占得小王何日可遂心愿而登帝位?”非非道人言:“准确时日,测来有些难,王爷还须忍耐。”辽王道:“小王日思夜想,有朝一日登基坐殿,接受百官朝贺、外邦进贡。年长,实实等不急也。”非非道人言:“王爷莫愁。您可曾听说,但拥有金鸡、玉羊,可为天子乎?”辽王道:“倒是有此古讲。”非非道人言:“金鸡、玉羊,乃泰、华二岳之灵真之气所化。小道愿向二山,访此二珍。但能得获,王可早圆夙愿。”辽王曰“善”。分拨银两,差派人手,交给非非道人,以寻金鸡与玉羊。
半年之多,非非道人圆满成功,携金鸡、玉羊各一,进献辽王。辽王大喜,叫道:“孤王之大愿,将了却矣。”于是,准备起兵造反。
令辽王醉心于谋篡帝位的原因,实还有一个,且相当重要。他的手上,暗持大明朝的传国玉玺。怎么说?当年靖难,燕王朱棣攻陷南京且称帝,建元永乐。而建文皇帝焚宫,或曰烧死,或曰出走并后来出家为僧。传说中,福建、四川等地均有其所剃度出家的寺院,难加确切哪个及根据。其少子文圭,时年仅仅两岁,遭到囚禁。历经几代君王,直到他五十七岁,英宗皇帝复辟之后,方得获得自由。而建文皇帝的长子,即太子文奎,难年也只七岁,不知所踪。永乐爷千寻不获。然在数年前,文奎太子的踪迹偶然为辽王所获。当初,这位太子是被忠义的太监崔青时负而出宫,之后潜藏民间,并化名未丰。“未”,“朱”字去掉左侧上的那一撇。“丰”,圭字去掉最下那一横。安全、安稳了那么些年,万没想到,终于被人识出。他担心辽王将自己交给朝廷,遂将当年逃亡之时所携带(实为太监崔青时所携)而出皇宫的玉玺奉上,以换取性命。辽王自是欢喜非常。收下玉玺,并对文奎做了较好的安置。
话说江陵县当地有铁女寺,被辽王用作了秘密招贤之馆,集揽人才。但这里主要容留那些武人,文人则纳置王府。为何会这样呢?武人大多比较粗鲁,容易惹事。另外,很是招摇。拔着横,带着傲,像跟谁有气似的。外在形象特别且明显,走个路都与普通人两样。人不会老被圈着,这类人物一旦过多出入王府,定招嫌疑。因为辽王(余外还有宁王,前文已经提到)一脉,自永乐以来,一直遭朝廷所嫌忌。所以,一举一动,不可不加小心。
却道这一日,辽王来在铁女寺,慰问诸位“英雄豪杰”。这所谓的英豪,实际更多是江洋大盗、绿林人士,或是流民当中剽悍且不羁、不法之徒。现在,该着启用他们的时候了。辽王要让这些人,来为自己拼打江山,各尽其力。排摆酒宴,助壮士气。
席间,有一辈名叫刘通。你见他:
首似量麦斗,躯赛大牤牛;
雄气扑人倒,威风八面张。
天生膂力过人,人呼“刘千斤”,河南开封府陈州西华县人氏。他言道:“王爷如此厚待我们,我们敢不效力?自当肝脑涂地,舍身效命,在所不辞。某请为先行(官),冲杀在前。”辽王大喜,道:“有如此壮士,何愁本王霸业不就?”然另有一位,还是名和尚。年纪同刘通相仿,三十出头。你见他:
脸上浮红霞,腮下飘火焰;
睛光明若灯,幌幌掣电闪。
身材同样健硕。那个比牛,他则比熊。名叫石龙,一般为人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