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九原之行(2 / 2)

释道。

“哼,为了那儿女情长之事,你倒骗起你老师我来了,还拿出那么好的句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了解你本性的人还真当你潜心学术了,又是为了那任家女吧!”蔡邕一语道破道。

“呃……,老师英明神武,我的这点心思那瞒得住您啊!”王叙谄媚道。

“也罢,这些年该教的我都教你了,剩下的本就要靠你自己,我留你再此,也只不过监督于你,你要去就去吧!”蔡邕一声长叹,慢慢说道。

“老师之恩,学生必不敢忘!”王叙感动道。蔡邕这些年对他确实很好,身为一代大儒,反而不计较自己有时的言行,处处把自己当子侄看待,虽有王则的原因在之中,更多的确实这份浓厚的师生之情。

蔡邕闻此,不作多言,只是说道:“你赶紧用饭吧!”

旦日,王叙收拾好衣服细软,带着王随王与二人在门口与蔡邕告别我。

“叙儿,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你以后行事,切莫违背本心,要做个正心之人,如此方不愧你幼时的四句话!”蔡邕临行前,亦是一番淳淳教导。

“学生谨记!”王叙认真道。

“嗯!”蔡邕抚须欣慰道。

“叙哥哥,你什么时候回来陪琰儿啊!”蔡琰小萝莉不舍道。

“等我忙完这件事,一定回来看琰儿妹妹!”王叙应道。

“叙哥哥可不要骗琰儿啊!”蔡琰说道。

“我骗谁也不会骗琰儿妹妹你啊!”王叙拍着胸脯道。

“这个帮我带给任姐姐,叙哥哥一定要好好对任姐姐哦!”蔡琰小萝莉人小鬼大地说道。

“好吧!”王叙接过蔡琰递过来的竹简,尴尬道。

“再见!”蔡琰小萝莉对着马车里的王叙招手道。王叙也挥手回礼。随着马车渐行渐远,二人也逐渐分别。

“走吧!琰儿,我们回去吧!”蔡邕对蔡琰说道。

“哼!坏爹爹,又要琰儿去做功课,琰儿不理你了!”蔡琰小萝莉说着就跑开了,自从王叙的‘孔融让梨’新解后,蔡琰小萝莉对蔡邕总是极度的猜疑,认为爹爹说什么都是坏的,把好好的蔡琰小萝莉从一个乖宝宝变成了傲娇小萝莉了,真是害人不浅啊!

“这琰儿怎么越长大越不懂事啊!唉!”蔡邕长叹道。浑然不知正是自己最爱的弟子教坏了自己的宝贝女儿!

马车缓缓行驶,王叙的思绪也慢慢展开。

而此时远在太原的王则却早已没了心思再管王叙的事,“石兄,确定了吗?”王则对着相伴多年的王石说道。

“嗯,那太平道首领张角确实想要造反,如今他广结民心,实在是意图不轨!”王石答道。

“我这就写信子师让他上奏!”王则说完,立刻就去写信了。

“这封信你一定要交给子师,注意,信在人在,信亡人亡!”王则对着一个家仆吩咐道。

“是,老爷!”家仆接到信后,立刻就马不停蹄地向洛阳奔去。

“唉!大事将临啊!”王则感慨道。

“老爷,你别担心了,万事皆会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贾氏劝道。

“希望如此吧!叙儿还像个小孩似的,整天儿女情长的,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长大!”王则叹息道。

“老爷,叙儿才八岁,你要他怎么样,只要他平安就好,何必去负担那些呢!”贾氏劝道。

“我也知道如此,可叙儿毕竟非同常人,我希望他能把自己的聪明用到正道上!”王则继续说道。

“唉!老爷,何必如此强求呢!”贾氏叹道。

“也罢,顺其自然吧!”王则说道。

“文准,怎么了?”一名中年男子从园中走了过来,问道。

“大兄,这黄巾之事愈演愈烈啊!”王则叹道。

“哼!这大汉朝早已乱到骨子里了,你如今被贬,还为着他,身为族长,平时不想着王家之事,反而事事关心朝廷,你有何益处啊!”男子训斥道。

“大兄,你所言何事,我等尽为汉臣,岂能行那不忠之事,纵是朝廷如此对我,我也不应如此啊!”王则反驳道。

“哼,王家迟早毁在你手里!”男子怒道。

“大兄,你不要如此,我身有隐疾,不知何时命丧黄泉,这王家早晚还要靠你啊!”王则伤感道。

“哼,当年父亲既然讲族长之位传与你,你这一支便是王家嫡系,自有叙儿继承,何必靠我!”男子冷哼道。

“那还望大兄日后多帮帮叙儿!”王则恳求道。

“届时再言吧!”男子留此一句,便悄然离去了!

新人,新书,求支持,求关注,求收藏,求推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