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拜师言志(2 / 2)

“那你就去后院读书吧,以后每日此时来此学校,切莫偷懒,否则有你好看。”蔡邕小小地威胁了一下,就转身离开了。

王叙见蔡邕离去,随手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无意间翻到一本隶书字帖,形似飞鸟。他想道:“这恐怕就是蔡邕的飞白体了吧,以前只在照片上见过,今天可算是见到真迹了。”看到旁边的毛笔,于是手痒临摹起来。王叙从小被老爸逼着学各种特长,什么琴棋书画,古筝二胡洞萧之类,全都涉猎,却都不精通,可以说是艺多不精了。临了一会,他就不想写了,“这隶书太坑了,一个字写的像涂字一样。”王叙想道。于是随手把笔仍在一旁,专心看起《左传》来了。

已而夕阳落山,王叙放下书本,寻到蔡邕房中,拜别而归。临行前,蔡邕又是一番教导,王叙自然连连称是。

一出蔡邕家门,便见有仆人在门口等候,见王叙出来,立刻上前迎道:“少爷请上马车,我等恭候多时了。”王叙也不推辞,径直上了马车,往家中驶去。

行至半路,见一男子骑马往蔡邕家中赶去,王叙望了望,只是依稀看到此人身材不甚高大,余者也无大异。就在王叙放下车帘之时,那名男子陡一回头,似是回望了一下王叙,但王叙却并未多看,只是催促仆人赶路。在蔡邕家中呆了一天,他此时正急于回家。

“奇怪,老师家中也并未看到小孩啊?此子是谁?莫非是哪家的孩童来拜师,算了,不想了,看老师要紧。”马上男子想了想,继续往蔡邕家中奔去。

王叙一回到家中,就看见贾氏在外厅候着,一见王叙,连忙过来对王叙说道:“叙儿,你可回来了,饿了吧?快随我前去用饭吧!”王叙听到贾氏的话,肚子不由得有些饿了,他舔了舔嘴唇说道:“孩儿却实饿了!”于是王叙跟随贾氏前往偏厅用食。

来到偏厅,却见王则抱着一个婴儿,在逗弄着,不时传出婴儿的笑声。王叙看到婴儿,也是连忙上前观看,逗弄婴儿。只留下贾氏在一旁苦笑道:“你们父子真是的,到了吃饭的时候,还逗绮儿时呢,你们不饿,绮儿还饿呢!”王叙、王则闻此,灿笑一声,立刻回位就食。王则将王绮交给贾氏招呼,向主位走去。

用食片刻,王则便问道:“叙儿,今日在蔡伯父家学得如何啊?”“回父亲,今日孩儿听蔡伯父教导甚有收获,昔日之疑也有所解。”王叙答道。

“嗯,蔡大家学识渊博,你跟他学习,定是非你自学所能及。不过今日你的一番言语确实经典,可为千古绝唱了。”王则对王叙赞道。王则不像别的父亲,从不严苛儿子,反而儿子有了成就他从不吝惜夸奖,这点让王叙这个后世的来客很是赞同。

“父亲过奖了。”王叙谦逊道。毕竟这不是他自己说的,而是剽窃他人言语,所以王叙并不以此为傲。但看在王则眼中,却又成了王叙谦逊的表现。现在在王则心里,对王叙是十分看重的,不仅是父亲对儿子爱,更是对王叙才华的肯定以及对他将来的期望。

“叙儿,我有一事要告诉你。”王则食至一半,突然说道。

“何事?”王叙见王则突然说道,知道定是有要是,也放下吃食聆听。

“为父要调任河内太守了。”王则说道。“为何如此突然,先前却无任何征兆。”王叙疑道。“哎!为父本不想进言,奈何十常侍欺人太甚,竟迷惑陛下做商人之事,为父气不过,一怒之下得罪了他们,也才有了突然被贬的结果。”王则无奈地说道。其实王则一说十常侍王叙就明白刚直的父亲定是触怒了陛下了。“父亲平素性子十分温和,可是涉及原则方面却从不含糊,如果不是有我经常劝他,恐怕此祸早就到来了。”王叙想道。王叙知道父亲的性格,也就不再多说,只是说道:“父亲放心,父亲不在之时,孩儿必定勤学苦读,照料母亲和妹妹,绝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听到王叙的话,王则心里有了一些欣慰,毕竟自己还有这个聪慧的儿子。于是说道:“你也不用担心,我虽被贬河内,却也可为百姓做些好事,应你那‘为生民立命’之言,也比在朝廷做个无为散官好得多。”王叙知道父亲在安慰自己,也不做他言。当夜王则和王叙畅谈良久,便回房与贾氏道别去了,他们夫妻自有一番话语要说,王叙自不会干预。

回到房中,王叙看了看书便沉沉睡去,进入梦乡了。

还是那句话,新人新书求支持,大家收藏一下,再投点推荐票就完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