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话,徐梓良并非是要引战。
但作为昔日仙尊,在他还没飞升的那个时代的文化,和华夏古时的文化十分相似,所以他不想看到华夏的文化就这样流失。
从徐梓良的记忆里可知,现在的人,只知道钢琴,小提琴,架子鼓等西洋乐器。
可悲,可叹!
华夏堂堂泱泱大国,古琴,古瑟,古筝却越来越少了……
而且,刘涛的话,刺痛了他内心敏感的神经,所以说的过分了些。
“你个loser,有本事,再说一遍!”
徐梓良拿这话骂,其实一点毛病都没有。
这家伙就是个崇洋媚外的人,仗着自己是个海归,老祖宗的东西是全都忘光了。
吃饭不用筷子,改用刀叉。
说话的时候,时不时来句鸟语,来显得自己逼格很高。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徐梓良当着所有学生面,堂而皇之的走了下来,站在刘涛面前。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你又知道什么?”
“你……”刘涛良是哑口无言,而徐梓良则是面色淡然,看着角落中一架古瑟,将其搬了过来。
小心将上面的灰尘拭去,直接坐了下来。
“这古瑟的弦都断了,你能弹奏?”
这架二十六弦的古瑟,是很久之前就有的,只不过后来没人弹了,就丢在了旁边。
就琴弦断了只剩七弦了,都没人管。
徐梓良并未回答,反问刘涛道:“宫、商、角、徵、羽。这五个字,你会写吗?”
刘涛脸色涨红,哑口无言。
宫商角徵羽是春秋时期便有了的乐谱,类似于现在的哆来咪发。
但,知道的人,却少之又少。
“你会弹古瑟?”
徐梓良盘膝坐下,双手抚着古瑟。
“有一曲《邶风·击鼓》。”
古瑟已是只剩七弦,不过对他徐梓良来说完全可以当古琴来用。
双手轻佻,十指在弦上飞快的弹奏着,瑟声时而尖利,时而高昂,却不突兀。
犹如无数烈马飞奔疾驰,壮怀激烈!而他的声音,更是变得沧桑。
本来全班同学都在议论纷纷,但听到这瑟声之后,却全都愣住了。
其实大部分人都觉得徐梓良只是在装逼而已,这年头找到一个会弹古瑟的人已经是非常困难。
更何况,是弹奏的是两千多年前的曲子,而且,还如此好听!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首曲,是周代邶国流传而出的一首诗歌,名为《邶风·击鼓》。
为先秦时代邶地民歌。
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
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已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感动。
此诗描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
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古瑟声音流转,时如溪水潺潺,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一些男生,只感觉到热血沸腾。
想要前往到战场之上,浴血杀敌,与战友同食同战!
林仙儿的琴声,只能说演奏技艺非常高超,但却没有触及人的灵魂。
可以让人沉迷其中,却难以让人面产生共鸣。
“《邶风·击鼓》?”洛仙儿带着几分惊讶,为了龙尘的寿宴,她可是专门学习了两千多年前的一些音乐文化。
其中,便有《邶风.击鼓》这首曲子。
林仙儿把一支精致不菲的玉箫从书包里拿了出来,和着徐梓良,箫声也是因此响起。
琴瑟和鸣,声音更加婉转美妙,恍若仙音,所有学生皆是沉浸其中,就连拍照都给忘记了。
看着他们两人,郎才女貌,配合的天衣无缝,苏烟陌心里是极为难受。
“这辈子,从未听过如此动人的曲子。”
不少学生,更是激动的落下了泪水。
“这……这……”
刘涛一脸懵逼,这还是学校出了名的书呆子吗?
他不是没听过古琴大师所弹奏的琴曲,可和徐梓良对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