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明月追随念义 两儿大放光彩(1 / 2)

四世忠良 穴鸟 2784 字 2017-07-06

“报告元帅,外面有一女子,携带着两个孩子求见。”探子报。

“女子,还有孩子?怎会跑到这儿来?”朱元璋说道。

“她说是来寻人的。”

“女子何人?”

“自称是慕容明月。”

“明月,她怎么找到这儿来了。”念义惊讶道。

“二弟,那你先去吧,今天晚上我设宴为明月他们接风。”

“谢谢元帅体谅。”念义说完后,就走出了帐门口。

晚宴。

晚宴是小规模的,只有朱元璋、徐达、常遇春,还有刘伯温等几个人参加。念义向明月介绍了一下刘伯温。

“鸿畅、鸿远拜见两位叔伯。”两个孩子齐声说道。

“这两小子,都长这么大了。”常遇春说道。

“我觉得二哥的这两个孩子,比三哥懂事多了。”徐达在旁边说道。

“是啊,他们哪像三弟,大大咧咧的没个正行。”朱元璋说道。

“那说明常遇春叔叔是性情中人,不拘束小节。”鸿畅说道。

“你们看看,还是我这个小侄子会说话,哪像你们几个。”常遇春说道,“过来,到叔叔这里来。”

鸿畅跑了过去。

“二哥,你没忘记曾经的约定吧,这孩子得跟着我,做我的弟子。”常遇春说道。

“没有忘记,只是你一个大将军,冲锋陷阵,身边带个孩子,会给你添不少麻烦。”念义说道。

“三弟,以你的性格,肯定会把他带上战场的,才多大的孩子,经不起你那么折腾。”朱元璋说道。

“是啊,三哥。你这样做,二哥和嫂子不担心吗。”徐达说道。

“二嫂,我可以把鸿畅带在身边吗?”常遇春说道。

“一切遵从鸿畅的意愿。”明月说道。

“鸿畅,跟着你常遇春叔叔上战场,你怕吗?”常遇春说道。

“不怕。”鸿畅坚定的答道。

“好样的,看吧,你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常遇春说道。

“徒儿拜见师父。”鸿畅说道。

“你看看这孩子,真不错,我越来越喜欢了,符合我的个性。”常遇春乐呵呵地说道。

“这孩子,真是的。”念义说道。

“怎么,二哥,把孩子交给我,你不放心啊。”常遇春说道。

“没有啊,主要是孩子太小,给你添麻烦。”念义说道。

“爹,孩儿不小了,已经十岁了。”鸿畅说道。

“十岁的孩子,只能跟着你三叔玩泥巴了。”徐达说道。

“去你的。”常遇春说道。

“战国的少年政治家甘罗,十二岁就为丞相;曹冲五岁称象,蔡文姬六岁能辨炫音;司马光年幼砸缸救人,房玄龄年幼识大局;李贺年少就能吟诗作对,得到韩愈的垂青。哥哥十岁,跟着上战场又有何不可呢?”

众人面面相觑,鸿远的话一说出口,都不知道说什么呢。

“念义的大儿子有胆识,小儿子有文采,佩服佩服。”刘伯温说道。

“先生,您过奖了。”鸿远说道。

“念义,我想问你件事情。”刘伯温说道,“鸿远,现在还没师父吧,不如做我的弟子吧。”

“啊,军师是看着我收了弟子,眼馋了吧。”常遇春说道。

“伯温兄,你肯收鸿远为弟子,真是他的荣幸。”念义说道。

“念义,此言差矣。能收到鸿远这么好的弟子,才是我的荣幸。”刘伯温说道。

“鸿远,还不赶快过来拜见你的师父。”念义说道。

“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鸿远给刘伯温磕了一个头。

“哎呀,我算看明白了。我收个弟子,二哥是百般不情愿,军师收个弟子,二哥是无比激动,感觉像捡到宝了。”常遇春说道。

“三叔,你这话说错了,论才华和胆识,我是比不了哥哥的,从小就是哥哥带着我,一起玩、一起学习的。”鸿远说道。

“军师能收鸿远做徒弟,我替弟弟谢谢军师了。军师才华横溢、神机妙算,我想弟弟会学到很多东西的。”鸿畅说道。

“哎呀,二弟,我算是服了你这两个孩,前途不可限量。”朱元璋说道。

“大哥,言重了。”念义说道。

“鸿畅有胆有识,鸿远年少聪颖,念义,好生羡慕。”刘伯温说道。

“伯温兄,过奖了。”

“哎呀,这两个孩子,都被三哥和四弟平分了,我也想要收二哥的孩子做弟子。”徐达说道。

“这两个孩子你已经没机会了,要不我把鸿畅让给你当弟子?”常遇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