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打援法,所以大张旗鼓、浩浩荡荡直奔睢阳。
睢阳太守许远获知情报后急忙向张巡求援,张巡权衡再三,像现在这样互为掎角之势按理说可行,可一想到这次敌军声势太大,睢阳许远毕竟临战经验不足,万一城破,宁陵和雍丘便处境孤危,加上宁陵城池不够坚固,不利于长期坚守,一旦大兵久围,形势更险恶,最终决定率兵协守睢阳,于是回信告知许远。又修书让翟良辅速来睢阳,留朱珪驻守雍丘,告诉朱珪万一不如意,可带人来睢阳;留下廉坦守宁陵。
张巡有兵三千人,与睢阳合兵共六千八百人。张巡和许远都觉得兵卒数量太少,必须招募人马。一方面由许远从睢阳城中招募兵丁,另一方面由张巡向周边兄弟部队申请支援。张巡飞檄向许叔冀、尚衡请求支援。许叔冀览檄后思量再三,觉得叛军围剿睢阳的确关乎全局,如果睢阳城被攻占,叛军就几乎占据了整个河南,接下来就会移兵向自己,那时自己就会成为睢阳,同意派出一部分人马去驰援睢阳。尚衡心怀旧恨,不愿出兵,就回信一封,敷衍几句。
张巡推测尹子奇依仗兵威,必会骄兵生懈,于是决定先发制人,出其不意。他与许远商议,许远觉得近似以卵击石,不大赞成,可看到张巡似乎很有把握,也就不好阻拦,只是一再强调我军人员萧疏如冬枝,千万小心大量减员。张巡说此事后果自己承担,请许大人放宽心。许远说自己的手下可供张大人调遣,张巡说兵在精不在多,自己的三千士兵小试一下,万一不利还可有后继,先不劳动睢阳驻军。许远听后十分感动,说后勤方面只要所需,但说无妨。张巡说,本次出兵为奇兵掩袭,成败就在严密与否,请许远先不要将此事泄露,许远答应。两人又商量了一会儿军需调遣方面的具体事宜,随后张巡秘密召集自己手下的将领亲自去考察掩袭截击的最佳地址,并派人火速从宁陵取回库存所有爆竹。午后,张巡带着十几名主要将领假托有事回宁陵,驱马出城。
晚上张巡一行才回来。这次勘察大有收获,回来的路上就定好了伏击地点——赵家洼,这村的南北都有大面积的泥沼,现在冰凌融化,无法过车马;村东有旧河道,早已被人们踩成较坚实而又平旷的河床路,那路又是东西往来的便道,车马经过比较顺畅,两岸有沙岗,沙岗不远处有树林,树林中可伏兵,加上这两天雾比较大,更适合阻击。单等摸清叛军接近这里的最确切时间。
张巡派出斥候不断传送敌军的行军轨迹,推测出他们最有可能在后天上午经过那里,他头脑中已经有了己方出行的最佳时间。
次日下午,张巡对外称要回军宁陵,许远还亲自带人送他们出城。他们往西南走了十几里后,停歇下来,等到一擦黑便直奔西北的赵家洼。
张巡将士兵隐藏在赵家洼村中,村里人躲避叛匪,几乎人去屋空,只有几个走不了的老人。张巡部署作战安排:让石承平部藏在村西蓣薯(白山药)沟中,明日负责毁掉敌人的粮草,每人携带草把一束,火镰一个,火箭一个,能近身就用草把,不能近身就用火箭;姚訚部负责在村中房顶上箭射、街道内截杀敌军;南霁云部、李辞部负责在沙岗两岸埋伏;雷万春部负责在村东稍远处的密林里埋伏,准备好爆竹、弓箭和绊马索,以截杀赶跑敌方骑兵,并负责盘察扣留从睢阳方向来的人,防止有敌方的探马回去报信,自己则在村西带着几十名精干亲兵暗中拦截可疑之人。安排妥当之后,把生姜片发给每位潜伏的士兵,防冷防冻。接着向士兵训示:明天早饭后进入各自地点,必须要藏严实,趴在村西蓣薯沟中的不能出沟,大小解要在沟中;藏在房上的必须预先找好蔽身的柴草;藏在树林中的更要纹丝不动,安抚好马匹,防止惊动树上的鸟暴露形迹。又再三强调,这次偷袭,目的就是要给对方一个下马威,挫一挫她们的锐气,必须要保证我方少损伤甚至零损伤,不求激战硬拼,而是达到目标便迅速撤出,到村东会合,不能被敌人黏住;雷将军部要尽最大可能把敌人的骑兵给搞散,让他们不能聚合骑兵迅速追赶我们,而我们的骑兵要坚守到我们的步兵能安全撤离才能撤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