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权臣角力(下)(2 / 3)

沸海遗珠 日照八荒 4372 字 2017-07-03

提此事。杨卿家,朕擢升你为宰相,是要你调和阴阳,抚绥百官,却不是让你成为翳障百草、独得春阳的巨木的;今日你的作为会造成将相失和,内外相忌,甚失朕望,今后勿要再提,罢朝。”

二十三

又月余,内朝。

杨国忠:“陛下,臣冒死进一言,还望陛下垂听。”

“杨爱卿,有话请讲。”

“臣本着对陛下和社稷的一片丹心,有违圣心所望,私下派亲信去范阳密查,证实安禄山正在密谋叛乱,他手中握有重兵,又训练有素,且多是骁勇善战、狠似恶狼的蛮族,一旦起事,祸如洪水;昨日武部尚书、宰相韦大人(韦见素)也奏告安禄山蓄意谋反,恳请陛下不要再答应他的任何奏请,可陛下出于惜才的考虑,居然答应了其手下何千年将三十二名蕃将取代汉将的奏请,这只能使他如虎傅翼。臣再三恳请陛下,火速派人取代他节度使之职,解除他的武装。陛下,朝中吉温、刘骆谷都是安禄山的眼线,所以臣只好在内朝私奏,陛下您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听臣这一次。”

“杨卿家,你何故又旧事重提,烦扰人心呢?”

“陛下,此事关系国家安危,关系你的江山是否稳固,臣不得不言,臣断然不是在危言耸听。”

“那你能否拿出确凿的证据?”

“陛下,臣有一策可验明他是否有反心。”

“哦?说说看。”

“你特下一道圣旨,召他进京,就说有边境要事相商,他要是敢来,就说明他心中无鬼;他要是不敢来,就说明他害怕陛下设计捉拿他,反心自明。”

“好吧,就依爱卿之言。”

晚上,华清宫,枕上。

玄宗:“爱妃,今日你兄杨国忠在内朝硬说咱们的养子安禄山要谋逆,有不臣之心,要我特意召他进京,以验其忠心,我不便违拗,只好答应他。”

杨玉环:“那安禄山憨痴可爱,对我和三郎您都很恭敬,哪里像是要谋反,只怕我兄长又在与他争宠斗势吧。”

“爱妃之言也正是朕的心思,可杨国忠他三番五次言之凿凿,搞得朕也摸不着头脑,这次姑且相信他一回,但愿几日后安禄山能来。”

五日后,范阳节度使官衙,安禄山与平卢兵马使史思明,还有谋士高尚、严庄、孙孝哲、高邈、何千年等紧急议事。

安禄山:“刚才我那姓杨的****美人从长安宫中派密使来,说皇帝已下诏宣我入朝,意在测试我对朝廷是否有反心,我那肥嫩如羔脂的美人居然向着我而背叛她那饕餮兄长杨国忠,让我一定要去,说去了反而会更安全,可以彻底消除皇帝对我们的猜疑,众位看此事该如何处理?。”

史思明:“大帅您千万别去,那杨贵妃与杨国忠毕竟是一家人,谁知道他们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万一是串通一气要加害大帅您,那您可是自投罗网。”

高尚:“我以为那贵妃可能对大人你是一片痴情,她毕竟只是个不懂政治权术的女人,在****与理智上前者居先,如果明日朝廷诏书传到,那就说明这个女人的话是可信的,因为她要想帮她兄长加害你,她不动声色会更好。”

严庄:“再说咱们眼下准备还不足,一旦仓促起事,那会前功尽弃,大人您的诸多努力就会付诸东流,您还是去的好。”

安禄山:“这么说,这个***还是很难忘情于我的哟。好了,静等明日的事态吧。”

天宝十三年(754年)正月,长安华清宫。

安禄山拜见唐玄宗,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陛下,俺是胡人,不识汉字,粗人一个,您老人家越级提拔我,让我做了朝廷重臣,能跟杨大人分庭抗礼,以致他总想要除掉我,好总揽朝中大权。陛下,您像光明善神阿胡拉一样无所不知,您一定知道俺姓安的这肥大的腔囊里只装着一个奴才对主子的耿耿忠心,并没有别的杂邪东西。陛下,俺可向阿胡拉发誓,如有二心,骨肉喂蛆。”

玄宗:“爱卿何必如此虐心,朕知道你忠于我大唐,并无异志。来呀,拟旨,敕封安禄山左仆射之职。”

“奴才安禄山叩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愿吾皇像太阳一样光照四海,像雄鹰一样俯视万物,像大河一样滔滔长流,澎湃不衰。”

玄宗听后大为欣悦。

当月,安禄山又呈奏章请求任命自己总监牧事,以便把上等好马都暗地挑选出来,结果皇帝为了笼络他,竟一口答应。安禄山隐隐感到朝中很多人对自己侧目而视,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年三月一日,他离开长安回范阳,急忙出了潼关,每天赶路三四百里,到了范阳,心才彻底踏实下来,下令加紧部署军事实战训练。

二十四

安禄山走后一个多月,杨国忠在朝堂上奏道:“陛下,您对安禄山恩宠至极,臣并不妒忌;可为了社稷江山,臣决不能闭目不管妖孽祸国,臣甘冒违抗圣旨之罪,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