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粮草为先(1 / 2)

三国贼行 九公堡 2370 字 2017-07-03

日夜兼程的赶路,罗越总算在芒夏时赶到了隆平,望着自己建造的城池,罗越才明白为什么文人骚客们总是喜欢赋城池以情!

城中有亲人,不知道人是因为城美而爱人,还是人美而恋城。

人的情感很复杂,所以有时候需要明明白白的表达出来,就像此刻。

草盛林立,花茵鹿鸣!罗越听久了鸟兽之语,远远就恍惚听到了铜锣大鼓。

再近些,更多人更清晰的听到这种声音,疲惫的士卒整了整衣裳,尽量挺直了腰板!

张玲带着一岁大的儿子前来迎接罗越,文武官员们更是一个不少,尽管已经过了晌午,可都还是一副很耐心的样子。

隆平士卒是罗越的士卒,也是隆平人的士卒,自从颁布了土地法案后就注定了这一结果。

所以,隆平的百姓也是前来迎接罗越,不是什么民心所向,只是单纯的前来迎接自家的孩子。

民心是万万人民的心,而每个人都有一颗心,所以民心所向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可是造假远远比真实实现要简单的多,就像现在,除了民心所向,谁还会想到其他的?

人有时候真的很懒,特别是思考上面!

谁都不会把自己自私的想法告诉别人,所以每个人在看其他人的时候真的以为他们都在迎接主公,不免对自己的自私而感到惭愧。

心虚的人正常会做些什么来掩饰自己的尴尬,说话也是一种方式。

四处想起阵阵歌功颂德的声音,臣子们觉得理所当然,张玲觉得喜悦,倒是罗越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但想到自己也是七城之主,自己先进的政策毕竟经过无数年的打磨,这些歌功颂德的现象也就能够理解了。

其实罗越真的没有做什么,至少他这么觉得。

罗越与众人交谈片刻,觉得堵在城门口实在不是个事,于是遣散众人,各自回府去了。

罗越第一时间召开了一次简单的例会,主要是下面的官员汇报罗越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一些大事。

各部按照轻重缓急一一禀报了一些重要的事情。

指尖敲打着案台,罗越心中要比表面镇静很多,离开的时日不短,可是事情着实不多,各部虽然都是陈列了不少问题,可是在罗越看来,只有一条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问题。

什么问题?除了公孙度勾结高句丽,其他确实算不上问题。

公孙度!上次为了减少士卒的损伤,这才没有攻下所有城池,没想到你这么能蹦哒,勾结外族,倒是让我得不偿失了!

早知道如此,当初就应该果断一些,畏首畏尾,反而会害更多人,可是如今后悔已经没有用,那只会让自己更加显得无能!

无能的人会害死自己,无能的主公会害死很多人!

罗越不想害死别人,这是他成长的理由,很荒谬的理由,但是确实是这样。

那些部长们好像在说着,罗越也好像在听着,只是不知道多少人在认真的听着早已经知道的事实,更多的,恐怕还是想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很快这些事情便都一一禀报,罗越果然问到了解决的方法,尤其是,东征公孙度的方法。

谋士们陈述着自己的办法,其实那些还都是其次的事情,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哪里有人能够一开始就料到所有?

大军出征,粮草为先!于是现在讨论的更多的还是出征的时间问题。

时间可早可晚,可是不同的时间出征,结果却大不相同。

很快便是秋收的季节,按理说,也是很多谋士说,秋收后再出征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罗越是按常理出牌的人吗?这么想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至少一开始很多豪强士绅没有一个好的下场。

秋收前就要出发,我只给你们五天时间,尽量准备好足够的粮草!

武将们稍稍愣了一会,很快便是接下了这道命令,可是文臣们怎么也想不通,尽管隆平前几年余下了不少粮食,可是难保不会出现意外,再说,军中还有不少士卒在屯田,要是大军出拔,秋收就不会受影响?

罗越不关心这些,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话:难道敌人就会想到我们秋收前会进攻?他们难道就有很多粮食了?

这很有道理,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很少有什么地方的农业设施比隆平更好了,没有生产力,哪里来的余粮?

更何况,现在高句丽的大军还没有出发!

很多人想到了其中关键,都开始不再言语,还有少数人没有理清其中关节,却是不知道从何劝起。

罗越有些烦,或者说不少文人太较真,让他很烦!还好他从来不少理由,有理由气就壮些,理直气壮的人烦恼真的会少很多!

只是多少还要想想怎么编这些个理由,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