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卢植罢官(1 / 2)

三国贼行 九公堡 2110 字 2017-07-03

洛阳的官道上,卢植骑着马飞奔着向皇宫疾驰而去。

闪开,我有急报报与皇上,无关人等回避。

百姓们都是议论纷纷,卢大人怎么还亲自传递急报了?莫非是又有什么战事?

只是百姓所讨论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现在恐怕谁也不能了解卢植心中的焦虑。

迅疾的脚步与卢植的年龄明显不成正比,待到快要临近灵帝寝宫的时候,脚步才有所放缓。

灵帝早已经得到黄门的通报,心中难免有些惊疑,卢植作为当下少有的肱骨之臣,显然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平日里卢植做事一向沉稳,现在这么慌乱,肯定是有紧急的事情通报,想着便想到不久前的乱民暴动,正是因为卢植的及时处理这才能够尽快镇压,想到这里,灵帝脑门上已经出了不少冷汗。

过不片刻,卢植已经急趋入内,待整理衣冠后便是跪伏于下,灵帝见到卢植,只是想着心中所惧,完全没有估计到卢植,急忙问道:爱卿如此匆忙来见朕,可是又有乱民暴动?若是如此,还请太尉派遣兵马前去剿灭。

卢植深揖道:陛下,臣此来并不是有什么乱民暴动,只是想要陛下洁身自爱,清除身边的祸患罢了。

灵帝一听眉头微动,不知爱卿是何意?所说又是何人?

卢植说道:那贼人不是别人,乃是陛下身边中常侍张让等人,这些人在陛下身边不知为陛下分忧,反而妖言惑主,前些日子招降黄巾,那乃是有损国家社稷的计策。

住口,灵帝不等卢植说完,便是龙袍一挥,这老家伙,是说我所用的计策乃是庸人之计吗?难道我是那种昏庸的君主吗?况且自从招降黄巾之后,各地治安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而今自己能够过得舒适些,完全得益于那条计策。

卢植没想到灵帝会发如此大的火气,只是想到国家社稷,就硬着头皮继续说了下去。

陛下,我恳请您为了国家社稷杀了那些宦官吧,不然高祖所创将尽皆毁于我等之手啊!

灵帝见到卢植竟然敢忤逆自己的意思,当即大发雷霆:你说说,张常侍哪里对不起朕,对不起国家了?难道你一个肱骨老臣,竟容不下一个宦官?

陛下!此话诛心啊,臣哪里会嫉妒此人,只是自从您亲信这些宦官,对于朝政可是日渐疏远了啊,如此下去,恐怕还会有像黄巾那样的贼人反叛您啊!

你给我滚下去,难道朕心里就不知晓国家大义?你个老东西,竟然胆敢指责我?

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啊!

来人呐,给我拿下去。

说罢,两个全副武装的武士便上去架着卢植离开了大殿,临走前,卢植还一直恳求灵帝严罚张让等人,只是可惜了,灵帝毕竟不是明主。

灵帝斥出了卢植,心中的怒气却是没有消下去,回到寝宫闹腾了好一阵子,这才作罢。

却说卢植被架出宫外,身形憔悴,形容枯槁,好像失了魂一样走回去,可惜啊!自己急匆匆的赶到皇宫,还没有禀报黄巾六日建城打的消息便被赶了出来,不知道啊我大汉朝能够支撑多久啊!

回到府中,卢植便是生了一场大病,之后便是上表请奏,希望能够让自己回乡养老,灵帝感念其在黄巾平乱中所做出的贡献,决定对卢植之前的冒犯不予追究,准许卢植回乡颐养天年,并且按太尉俸禄继续贡给。

众人见到卢植罢官回乡,只是以为皇帝是因为黄巾的事情而恼怒,当下不敢再提黄巾六日建城的事情,直到灵帝病逝,也没有能够知道这一震撼的消息,不知道如果灵帝知晓,会不会因为此刻的决定而悔恨。

张让本来因为卢植的上表而担忧,没想到卢植就这样罢官回家了,心中自然也是安心了下来,这之后,张让等人继续陪伴着灵帝,灵帝整日不思进取,身边有没有人及时觐见,朝政日渐荒废,使得大汉的天下变得更加风雨飘摇起来。

却说太尉一职空下,灵帝与众位大臣商议之后觉得家乃是士族之首,其祖上更是多有为大汉肱骨之臣,当代袁隗更是素有才名,因此,在与大臣的商讨下决定,太尉一职由袁隗担任。

隆平城内,此时的隆平早已经换了模样,因为水泥的便捷,黄巾士卒以及百姓都是建起了自家的房子,虽然城市内部还显得有些空旷,不过可以看出,再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里一定会变成当世少有的大城。

对于众多的黄巾士卒,罗越决定进行裁军,只是在裁剪哪些人方面还是有些犹豫,这些黄巾来自全国各地,其中青州黄巾和兖州黄巾人数最多,其中青州黄巾的人数还要多于自己原本的黄巾军数量。

罗越对于其中的一些优秀将领做出选拔,并且委以重任,可以说,自己以后得根基就是在这些人身上了。

可是将领毕竟还是简单许多,对于士卒就必须要慎重考虑考虑了,这些士卒都是原本的旧部,忠诚或许还谈不上多高,但是好歹是信仰太平教义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