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论六亲(2 / 5)

三元论命 山高知寒. 9375 字 2017-07-02

社会。这个道理应该是每一个立法者必须明白的道理。

八字中出现克害现象,并非单纯的是这个人的原因。原因的形成很复杂,与人的生命来源有关,并不受个人意志支配。这个道理说起来是小事,其实这是一个大道理,是人类社会不断探索的大道理。

人从何而来?人生存有何价值意义?人是否存在灵魂?人死后是否魂归天际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是人类想要了解的问题。

一千多年来,命理学家们通过八字来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虽然存在片面性,不过八字命理学在探索人类生命学方面,实实在在的为人类的生命安全作出了贡献。命理学中有关克害的理论研究就是命理学家们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并非命理学家们的信口雌黄。

我们仍旧回到克害学说来说明命理学家们为生命学作出的贡献。

八字中推论出克父的命理多显示在年柱与月柱上。命理学自宋代之后,进入明清时期开始重视应灾的研究。命理学从理论上开始偏离推论富贵与贫贱的学术思想。从上层仕宦阶层逐步走入民间,向下层社会渗透,逐渐形成以盲卦为代表的新的命理学理论。

盲卦命理学的特点就是重视了应灾的推断,忽略了命理学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与研究,重点关注对人的生命的灾祸实践,推论灾祸的应用。

明代初期由于政府对命理学的打压,命理学逐渐淡出上层社会,向民间倾斜,从而形成下层社会中的一种职业,为盲人提供了一个生存的平台。

明清时期命理学主要在民间中发展的原因是命理学中的核心理学由于有悖于上层建筑的政治理念,********了。

命理学对社会学、生命学的贡献到明清时期几乎没有长足的发展,而民间的算命术也越来越世俗化,向金钱看齐。

明清时期的命理学家们为了找到挣钱的理论费尽了心机,应灾论、神煞论,就是应运而生的最重要的理论。

在医学不发达的明清民国时期,消灾解祸几乎是人人都记在心头的事情。

明清民国时期最明显的事例就是当一个生命出生后,人们通常第一件事就是找个算命先生掐算一下八字,看看这孩子有没有什么灾祸,有没有克害六亲,有没有八字缺项等等,为起名认干亲等等事情找到理论依据。

待到长大成人,人人都难免会有灾祸病患,人们又一次次找到算命先生来寻找灾祸病患的原因。

待到死后,安葬时又想到了算命先生。因为找一块风水宝地造福后代是一个家庭的大事。于是算命先生粉墨登场,以致于后来花钱请算命先生成了请医师看病之后的又一大消费需求。

所以在明清民国时期算命行业是医疗行业之后的又一大行业。从事算命的人深入到各个阶层,除了盲人之外,明眼人到处可见,形成一个个流派。道教弟子是其中的中间力量,甚至佛教也参与其中,和尚中也出现了命理学造诣很深的人士。算命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的消费列支。

那么到底应灾有没有科学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政治家的格言。命理学中有关应灾的理论都是来自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要问准不准,怎么回答?

以克父应灾论,从八字命理学的实践证明,但凡是八字月支克年纳音的命理,这种现象的命理在少年时期多数失去了父亲,怎么解释?在命理学中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又如一个日下坐伤官的女命,丧偶,改嫁,离婚就是她必然遇到的命运,怎么解释?

如一个女命,在纳音木命之年,生于正月或二月或三月,她就是二婚命,怎么解释?

明清民国时期封建礼教非常严重,家庭观念很重,家庭结构很牢固。人们发现但凡是纳音木命的女孩,生在正月或二月或三月这几个月,婚姻命运中就会出现这种命理现象。其结果不是她丧偶就是被丈夫赶出家门,无论生活怎么安排,她的命运中就是会遇到这道坎,最终结果是再嫁一家才会消停。

当今社会离婚已经不再是丑事,这种命理现象更容易出现,几乎可以直断阴阳,怎么解释?

笔者家附近有个女人三十几岁守寡,守了十多年寡,身边两个女儿嫁人了。她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有钱人,这人相貌堂堂,经济宽裕,绅士风度。她一见倾心,嫁了过去。大家都觉得他们是幸福的组合,女人美貌不俗,气质高雅,男人有身份有地位,多么般配的一对。但是好日子不长,婚后五六年光景,这男人查出得了食道癌,手术后过了不到一年,便一命归西了。

要说这男人患食道癌去世,无论怎么说都与克夫无关,可就是这么寸,她就是难以享受夫妻恩爱的生活。后来有一天她的女儿拿来她的八字给我看,我一看心里的疑惑全解开了。这个女人的八字不但日下坐伤官,月支与时干也是伤官,伤官的力量太强大了。伤官代表女儿,她与第一个丈夫生了两个女儿。很准确,怎么解释?这难道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