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活字准备全就绪(1 / 2)

北宋风华 心如朗月 2542 字 2017-06-30

一两天内,所有能通知到的亲人都赶来了,而秦升父母也赶到。

“爹,娘,你们来了!”看见父母,秦升上前说道。

“我们进去吧!”秦广说道。

礼节繁琐,持续了半天的时间之后,秦升拖着疲惫的身子离开了秦家村,他还是去临平镇,而父母赶回了杭州。

老族长去了,按照他的遗言,家产也进行了分割。宋代律令规定,父母、祖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孙不能分财别籍。但分家风气的盛行,是挡也挡不住的,因为户口的等级依据财产的多少而定,乡村户五等,等级越高意味着缴纳的税负和承担的徭役越多。

以秦家村的秦家为例,老族长在世时,便已经生分,既是儿子结婚后便一个个分出去,父母只留下一份养老田宅,等父母死后,最后再分一次。生分,又叫多次性析分,这是宋代最流行的分家方式。

因为分家盛行,这时家庭的规模都不是很大,三代五口是最标准的,所以统计时,全国每户最多时2.5口,最少时仅有1.4口,平均来看,基本上每户家庭只有两个男丁。

回到临平休息了两三天后,一天傍晚,秦升听到了好消息,终于寻找一块荒地,因为位置不好,加上作物产量低,所以没有人愿意耕种,这消息是一个叫王小六的给带来的,看到来人,秦升开始询问起来。

“这块地的面积有多大?”

“有十五亩左右!”

“位置如何,离这里远吗?”

“那块地在一处背阴的山坳,东、南、西三面都有山阻挡,山上树木丛生,光照不好!离这里不远,乘船就能到山脚附近,大约半柱香时间,但是下了船的路不太好走,只有一条小道,附近也只有一处二十户人家左右的小村落。”

“山洪泛滥时,那里可安全?”

“小官人大可放心,山坳中间有条溪流,因为山洪的缘故,被冲的很深,即使山洪爆发,洪水也只是顺着溪流而下,而这块地就在溪流东侧。”

“此地的主人是谁?”

“是附近信义村的一户李姓人家,因为家中出了变故,所以才想到变卖田产,那片山坳,全是他家的,溪流西边还有四五十余亩!”

本来秦升是打算在镇子附近选一处地方的,可是秦斗告诉他,镇上地价不是一般的贵,后来想想在哪里也无所谓,山清水秀反而更好。

秦升又问:“他打算多少钱一亩出售?”

王小六回道:“李家人说,一千五百文,可以一亩卖给小官人!”

听到此,秦升笑了笑,现在他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菜鸟,这两三天他可是派人反复打听过了,上田才2贯每亩,一般的民田也就1贯一亩,这李家人居然敢问他要价1.5贯。

秦升说道:“我也告诉你,我最多以一贯每亩购买他的地,你去谈,低于这个价格越多,我给你的赏赐越多!”

王小六一听,高兴说道:“小官人说话算数,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打发走了王小六,秦升揉了揉太阳穴,为琐事伤神啊!好好有瑞雪在旁边照应,渴了能端茶,饿了能给糕点,耽误了那么多日子,还没开工真的说不过去了,在这样下去,杭州的父母肯定催着他回去了!

旁边的秦斗问道:“三郎,你要的工匠我可都找齐了,总共十一人,这都两天了,你还不让他们开工,每天的工钱却找给,我给你算算啊,每工就算是一百文一天,一天下去可就是一贯钱不止,咱们是有钱,可是也得省着点花不是,你需要做什么,赶紧让他们去做啊!”

秦升也想啊,可是这图纸他好不容易才刚刚弄好,有点高估自己的效率了,确实一动起来钱就像水一样的流走了!加上秦斗的投资,自己的积累,一共也就二三百贯的资产,甚至他还无耻的让瑞雪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来投资,看来不节省是不行了!

“二哥,我要的铅、锡你抓紧准备,那点小钱你就先替我付下,算我借你的!”

一听这话,秦斗一口茶水喷出去,缓了好久他才说道:“三郎啊,你不知道,哥哥我现在出去都是问你嫂嫂要的私房钱,我哪还有钱借与你!”

“你给那个鸳儿的花销就不能省下一点来!”秦升吐槽道。

等王小六再次回来后,听到他以每亩860文拿下后,秦升心情大为振奋,心想基地总算是有了,这样虽然成本高,可是为了长远打算,还是痛下心来买了这块地。

土地买卖的交易,需要立定契约,在宋代立契约是很普遍的事情,于是秦升与李家人签订了契约。按规定,买卖田地要向官府陈报“投印”,除了要缴纳田契税、勘合税外,身为买家的秦升还要承担卖者过割给他的“田赋”,还不知道建房的话还要交多少钱,想想就心痛,早知道就在镇上租个院落也比这强,现在知道装逼过头了,麻烦事不断。

秦升想撬开自己脑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