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陶恭祖病逝(1 / 2)

长汉当歌 折伞 2365 字 2017-11-14

凌晨时分,还未及天亮,就有人匆忙到了杨至的住处,请他去主府一趟,说是陶谦病重,病入膏肓,已经危在旦夕了。

杨至连忙换好衣服,跟随来者去了徐州的主府,一路上虽然不动声色,可内心却极其凝重,或许今晚之后,徐州将要有场很大的变动,就不知道是福还是祸了,反正都躲不过去。

【徐州,主府】

杨至进门后,但见徐州的官员、将士皆守在屏风之外,而从里面却不时的传出撕心裂肺的咳嗽声,想来陶谦确实大限将至,恐撑不过今晚。

糜竺在杨至路过时,轻拽住了他,低声道:“当日府君要将徐州让你,你再三推辞不授,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因此我今日便让陶公召集了徐州所有重要的官员及将领,如此一来,你可安心吗?”

杨至头微微低着头看地板。

糜竺不知道他心里在琢磨着什么,又劝:“你的才能与才德,徐州上下知晓,你有理想有抱负,我与元龙都看得出来,陶公也看得出来,若能握徐州在手,定是如鱼得水,所以你到底在犹豫什么?”

“传,下邳太守杨至!”内侍宣。

杨至轻吐口气,走之前对糜竺道:“我明白,从事放心!”

到了屏风内,杨至看着陶谦病殃殃的躺在床榻之上,满头花白的头发与消瘦的面容形同枯骨一般,想着才多久前啊,十八路诸侯会盟之时,他还能够随军出征,响应天子诏书,如今却躺在这里奄奄一息,令人感叹。

“下邳太守杨至,拜见府君!”杨至作揖跪拜。

陶谦抬了抬手,道“起来吧!”

杨至起身,恭敬的站着。

陶谦缓缓道:“我今年已经六十有三了,膝下有儿有女,有个贤惠的妻子,还做了一番大事业,保护了一方的太平,有时候想想,其实我活得并不算太差劲,哪天要是走了,也就了无牵挂,可如今,却有一事如鲠在喉,令我难受之至,忘川可否帮我。”

杨至作揖道:“府君尽管吩咐,若下官力所能及,自当万死不辞!”

陶谦连连道:“你能,你一定可以的,放眼天下,四海之内,唯你不可!”

杨至道:“府君但说!”

陶谦命人拿上徐州大印,递到杨至面前,道:“替我掌管徐州!”

杨至跪伏在地:“此事万万不可!”

陶谦激动道:“为何不可,为何不可啊,没有人能比你更适合徐州牧这个位置了,就当我求你了忘川,救救徐州的百姓吧!”

杨至回道:“府君膝下两位公子,子承...”

“不不不...”陶谦撑着从床榻上坐了起来,连连摆手,道:“我自己的儿子怎么样我比谁都清楚,倘若他们能够有一个有出息的话,我也不至于如此痛心疾首,所以忘川你切莫推辞,唯有你来掌管徐州,百年之后,我才有脸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杨至又道:“冀州袁本初,四世三公,名震海内,陶公...”

“忘川啊...咳咳咳...”陶谦剧烈的咳嗽了几声,终是无力的倒在了床榻上面,“忘川啊,接下吧,不要让我死不瞑目!”

杨至深吐了口气,道:“府君,不是下官不想接,而是不敢接,下官出身低微,无功无望,无以服人心,实在没有任何理由担此大任。”

“那我就给你一个理由,”陶谦闭上眼睛,抬起手指向屏风外,“你听!”

杨至往后看去。

只听外面的官员武将跪地,齐声道:“参见杨府君。”

糜竺声音传来:“下官别驾从事糜竺见过杨府君,有徐州百姓十万余人共同联名上书,望府君领郡,护我徐州太平安生。”

杨至闻言,双手渐渐的握成了拳头,然后松开,转身跪在陶谦榻前,道:“下官自知身份卑微,承蒙陶公、诸位及徐州百姓厚爱,我杨忘川愿接任徐州牧一职,从此与徐州百姓共同进退。”

陶谦松掉了最后一口气,终于是安详的闭上了眼睛。

公元194年秋,陶谦病逝徐州,享年六十三岁,全城哀悼。

新任徐州牧杨至带着徐州大小官员及将士为其挂孝,一路护送遗体至黄河之原入葬,设台祭祀送行。

祭后,杨至于众人前念表,道:“猗欤使君,君侯将军。膺秉懿德,允武允文。体足刚直,守以温仁。令舒及卢,遗爱于民。牧幽暨徐,甘棠是均。憬憬夷、貊,赖侯以清。蠢蠢妖寇,匪侯不宁。唯帝念绩,爵命已章。既牧且侯,启土溧阳。遂升上将,受号安东。将平世难,社稷是崇。降年不永,奄忽殂薨。丧覆失恃,民知困穷。曾不旬日,五郡溃崩。哀我人斯,将谁仰凭?追思靡及,仰叫皇穹。呜呼哀哉。”

言毕,众人哀痛,以告先灵。

杨至回到徐州后,依旧任用糜竺为从事,帮他处理政务,糜竺又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