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天下不能无公(1 / 2)

长汉当歌 折伞 2532 字 2017-07-17

董卓盗取皇陵财宝,放火烧了洛阳皇宫,火光冲天而起,浓烟滚滚。待得孙坚领兵抵达之时,此处仅剩三百里焦土,荒芜一片。

孙坚踩着满地的木灰,缓缓走进了长乐宫中,感叹道:“没想到,我大汉几百年的基业,竟是一夜之间被董卓烧成了灰烬,看来正如公瑾所言,天要亡也,人亦何阻啊!”

正说间,身后的韩当似是看见了什么,指着龙台处的一堆瓦砾道:“主公,您看那里好像有东西。”

孙坚走上去,用剑挑开瓦砾堆,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块长宽四寸的方形凤凰石,雕着五龙盘绕,见物,在场之人是又惊又喜。孙坚连忙收剑,脸上强忍着此时心中不断涌上的喜色,把玉石捧了起来,上面写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个大字。

这块石头就是大汉的命门——传国玉玺。

传闻楚国人卞和在荆山脚下发现了一只凤凰,凤凰身下栖着块璞玉,他连三跪拜,待得凤凰离去他才将璞玉带回,将其献给了楚厉王,以求个荣华富贵。楚厉王叫人过来辨识,那石匠却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结果卞和就被以欺君之罪给砍去了左脚。但是卞和不死心,楚武王继位后,他又将这块石头献了出去,但是结局却还一样,只是这次被砍的右脚。此后,他就抱着那块石头在荆山脚下成天哭泣。此事被后来的楚文王听闻,就派人去荆山脚把石头给搬回来,令石匠切开,结果令人大吃一惊,里面果然藏着稀世的宝玉,命其名曰:和氏璧。

和氏璧一直都被楚国视为国宝,传世四百余年,后楚宣王为奖相国昭和灭越败魏之功,将其作为献了出去。昭和在庆功的宴会上将和氏璧展示,却不想竟然不翼而飞。数十年后,赵国宦官缪贤从一行商手中以五百金偶得,献给了赵王。

秦王听闻后,说是愿以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赵王知道秦王并非真心,于是派蔺相如去献和氏璧,上演了一出千古绝唱的“完璧归赵”。

秦朝统一六国后,嬴政最后还是拿得了和氏璧,命工匠做成传国玉玺,欲传千世万世,而上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则出自秦丞相李斯之手。

可惜秦朝只传了两世就被汉高祖给灭了,而这传国玉玺就变成了“汉传国玺”。一直到了王莽篡位,玉玺丢失,在兵荒马乱之中几经辗转,最后落入了光武帝刘秀之手,重建汉朝,继续以此玉延续了下去。

“此乃天助我也?”孙坚捧着玉玺,脸色千变万化。

黄盖、程普、韩当三人当即跪在了地上,拱手道:“天授主公,必登九五。”

孙坚盯着玉玺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道:“今日此必定保密,不得泄露,明日我托战伤复发之疾,返回江东,你等速速去准备。”

【荥阳城】

曹操率领一万精骑,星夜追赶董卓到荥阳地界,他不入皇宫,第一是因为诏书本来就是假的,第二,一个活生生的天子比一座空城来得更有价值,第三,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可孙坚三千兵马,不管哪种,都是稳赚不陪的买卖。

只可惜,他算错了一步,荥阳太守徐荣竟然是与董卓早有密谋,待得他们深入其中,便见吕布大军已经是守在那里,五千西凉狼骑前后夹击。

“曹孟德,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吕布骑着赤兔马,手握方天戟,嘴角藏着一抹阴沉的笑容,当日虎牢关时他轻敌战败,正愁找不到机会发泄,故而请兵前来。

曹操拔出倚天剑,凝声道:“谁死还不一定!”

说完挥剑朝吕布杀了过去,倚天锋芒毕露,耀如月光,冷如冰雪。吕布挥戟相迎,以破杀之势强攻,招招凶狠如虎。过了二十来招,只见得内力激荡,碎石横飞,战况异常激烈。

只是吕布的武功远在曹操之上,已经是渐渐的压了过去,方天戟势如破竹,力沉招重,打得曹操难以招架。

“反贼,拿命来!”吕布大喝一声,方天戟探出,迅如闪电的朝曹操面门的刺了过去。

此招凶狠无比,曹操如果硬接,必定破绽百出。惊恐间,一长枪从斜面穿来,挑开了吕布的方天戟。

吕布后退了两步,视之,此人身高七尺,身穿黑色轻甲,左眼戴着眼罩,右眼如狼般凶厉,气势不凡。

“主公,您先撤退,这里交给我!“夏侯惇道。

“吕布勇猛无比,元让小心!”曹操自知自己不是对手,怕周围还有伏兵,于是吩咐了两句就下令撤退。

正在这时,周围杀喊声四起,左边李傕、右边郭汜,各领兵马五千杀了过来。曹操大惊,而左右护将曹洪、曹仁已经是杀了过去。

夏侯惇原本见虎牢关时,一个张飞便能过得百招,他自认自己武功不差,却不想吕布的武功远远是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别说百招,就是五十招他都有些艰难。

曹操见势不对,急忙于万军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带军慌忙撤退。

退出了三十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