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这就有点意思了(1 / 2)

蜀辈 秦泗 3549 字 2017-06-25

翌日一早,秦越还没睡醒,就被凌毅一声撕心裂肺的“陛下”惊醒。

秦越的第一反应是刘备就这样挂了?第二反应……还没来得及第二反应的时候,凌毅已经几乎是破门而入地出现在了秦越的床榻边。

“秦兄!快起来梳洗!陛下召见我们了!”

秦越看着凌毅兴奋得无以复加的表情,突然很恶趣味地想,如果刘备有龙阳之癖,不知道这个“备胎”会不会冲上去高喊一声,请陛下笑纳我的屁股。

……

“草民凌毅(秦越)拜见陛下。”刘备的书房内,二人规规矩矩地对皇帝行跪拜礼。

本来表彰义举应当在朝堂上大张旗鼓地褒奖并借生猛的二人营造一种后继有人的欣欣向荣感,但这么做与一开始刘备既定的秘密行动冲突,只得还是在书房内接见二人。等秘密行动结束,再公开奖赏便是了。

“两位少年勇士快起身。说来二位都是朕的救命恩人啊。”刘备虽然依然抱恙,但脸色稍有好转了些。

“为陛下万死不辞!”热血青年凌毅猛然拱手,厉声说道。秦越微不可察地笑了笑。

其实很多时候,尤其是公开场合,并不是秦越不愿多说话,而是凌毅实在头脑简单,热血直率,一上来就“万死不辞”了,他再说什么都显得有应付的嫌疑,那还不如不说的好。

但这个细节却被旁边的诸葛亮捕捉到,同时瞄了一眼刘备的反应。刘备固然对凌毅的忠厚很满意,但却似乎没有察觉到秦越的微微一笑。

“这一笑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诸葛亮陷入沉思中。

“好啊,难得二位心向大汉。”刘备满面笑容,秦越一听却在心里问候刘备:大耳贼果然面皮厚,我可什么话都没说,就被顺带地心向大汉了。

“今天下大乱,汉室倾靡,北有曹贼篡汉忤逆,东有孙氏割据一方,正是二位少年英雄建功立业用武之时。如今朕东征受阻,必然引发天下动荡。一怕西北羌氐作乱,二怕东吴西逼永安。朕希望二位不辞劳苦,为朕排解烦忧。”

这时却只有凌毅站了出来拱手道,“凡陛下所令,莫有不从。”

反正刘备面皮厚,也不管秦越表不表态,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凌毅乃是扶风人,对羌氐本就熟悉,朕如今册封你为骠骑将军马超麾下偏将军,赐号文烈将军,即日起前往西平赴任。”

按一般的晋升路径,一个士兵的人生之路,应该是伍长、什长、屯长、军侯、司马、校尉,再到裨将、偏将军,然后才是列将军,一般到了列将军才能坦然地受得起“将军”的头衔。但其实列将军也就是所谓的杂号将军,名字起得比较随意,相互间并没有上下级之分,只是一种象征意义,像龙骧、虎贲、扬威、荡寇都是常见的番号。在列将军之上,才算真正的混武将混出头了,因为再往上就是称为“重号将军”。从朝廷一把手的大将军到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及前后左右将军,才是朝廷正式制定的军职。另外常见的四征四镇四安四平虽然并不严格配置,但一般都由重号将军担任。

尽管偏将军在武将晋升上还没登堂入室,但起点已经非常高,况且还获得刘备御赐名号“文烈”,可以说已经十分看重。因此凌毅已经高兴得恨不能现在就在武威城墙上遥看西北的金戈铁马。

“至于秦越……”

未等刘备开口,秦越却率先一步踏出,拱手道,“回陛下,承蒙陛下厚爱,草民天性不羁浪荡,恐不能担负陛下所托。草民愿就此出城,不入朝堂,不上战场。”

“秦兄……”凌毅关切地看着秦越,虽然秦越之前就表示过无意出仕,但凌毅还是希望秦越能留下,毕竟二人早已称兄道弟,凌毅还是希望秦越能和自己一共为刘备奋斗,“你要走了吗?”

显然秦越也是想过刘备的想法,早早言明不入朝堂不上战场,但这时一旁的诸葛亮说道,“小兄弟不妨先听听陛下的意思?”

诸葛亮一开口,就给刘备架好了梯子,刘备自然会意。“这样吧,如今汉吴局势依然不明朗,永安城前线之地少兵缺将,还望诸葛小兄弟再施援手,暂且担当永安宫的屯骑校尉一职,听从陈到将军调令。待三个月后,是去是留任凭小兄弟选择。或者诸葛小兄弟看中哪个职位,也但说无妨,只要能助永安城度过这一劫,便是我大汉的功臣。”

刘备这话说得实在让人无法推辞,明面上封你一个屯骑校尉,你若不喜欢可以再随便挑个别的职位。这就等于把留与不留的问题变相成要哪个官职的问题,并且安排在陈到麾下倒是投其所好,可见对这个安排,刘备也是花了心思。

当然这点小伎俩秦越都知道,而秦越也更明白现在说话的是一国之君,再推辞便是不识趣了。因此只能无奈接受,“如此,微臣谢恩。”

刘备见秦越答应了,心里高兴,便继续说道,“另外,和凌将军一样,朕还是得封你个番号,就叫‘武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