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谋定而后动(1 / 2)

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

做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吧一个有理想的人,就应该“咬定雄心不放松,立根左右逢源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菲尔·强森的父亲开了一家洗衣店,他把儿子叫到店中工作,希望儿子将来能接管这家洗衣店。但菲尔痛恨洗衣店的工作,所以懒懒散散,提不起精神,只做些不得不做的工作,其他工作则一概不管。有时候,他干脆“缺席”了。父亲十分伤心,认为自己养了一个没有野心并且不求上进的儿子,使他在员工面前非常丢脸。

有一天,菲尔告诉父亲,他希望做个机械工人,到一家机械厂工作,这令父亲十分惊讶。不过,菲尔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穿上油腻的粗布工作服,从事比洗衣店更为辛苦的工作,工作的时间更长,但他竟然非常快乐,在工作中吹起口哨来。在这段时间里,他选修了工程学课程,研究引擎、装置机械。

而当他1944年去世时,已是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并且制造出“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帮助盟国军队赢得了“二战”的胜利。如果他当年留在洗衣店,他和洗衣店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中国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清官,名叫海瑞。

海瑞没有中进士,而是举人出身进入仕途,这使得他的升迁异常艰难。海瑞开始时被委任为福建一个县的儒学教授,到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升任浙江淳安知县的时候,他已经45岁了。官职虽小,海瑞仍然勤勤恳恳。此时,他节俭的名声已经远近皆知。

明世宗即位后,吃斋崇道,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不理朝政。督抚大臣争相奉上吉祥如意的符兆之物,礼官则专门为此上表祝贺。朝臣中,自从杨最、杨爵上书反对崇道而获罪后,再也没有谁敢评议崇道了。但在1566年,官职不大的海瑞却斗胆上了一个奏本,劝说世宗不要沉溺于方术之中,应振理朝政。

世宗看了海瑞的上疏,十分愤怒,他下令将海瑞逮捕起来关在狱中,追究他的指使人。不久又把他交给刑部,刑部拟的罪是处死,报给世宗,但世宗没有批示下来。后来,户部司务官何以尚猜想世宗并不想杀海瑞,于是上疏请求将海瑞释放。世宗大怒,下令锦衣卫将何以尚打了一百棍并关在监狱中,日夜拷问。两个月后,世宗死了,穆宗即位,才将海瑞释放,官复原职。

此后,海瑞仍上书劝谏,惩治贪官,深得百姓爱戴,被称为“海青天”。

假如菲尔·强森屈从了父亲,没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么他只能是一个不快乐的洗衣店老板,而不能成为波音公司的总裁;假如海瑞不按照自己刚直不阿的性格行事,则他只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而不能留名青史。

听从自己的心声会让你走向成功,然而光有爱好、兴趣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具备从事某项职业所需要的身体或智力条件。就像很多人都羡慕运动员、演员的风光,但是,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运动员或演员,除了爱好和勤奋努力外,还应该培养自己的信念,并要至死不渝地捍卫自己的信念。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计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战略部署则是企业的灵魂,是引领企业未来发展的主心轴,对孕育并带动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孙子兵法云:“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企业的决策如同作战用兵,必须做到三思而后行,从而实现“未战而庙算胜”。“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在合适的时机收手,会有收获。

永远不要相信“机会”稍纵即逝,更不要因别人“这是最后一次机会”的劝说而在自己还没做好准备的时候就盲目行动。

“机会”无处不在,但要明白在你没有准备好,或你的资源不够的时候,那是别人的“机会”,不要为别人的机会让自己去冒险。

如果你为所有的“机会”去冒险,那不是决策,是赌博。尽管在很多人眼里,人生可能就是一场“豪赌”,但真靠运气赌赢的次数屈指可数,万万不可因一两次赌博得手,便拿自己的一辈子去赌,久赌必输,好运气不会永远跟着你,一生都在赌博的人如果不出老千,一定会输得倾家荡产。老千总有失手的时候,其结局会比倾家荡产更悲惨。因此,博赢的时候,一定要懂得“知止而有得”。

在如履薄冰的季节,要谨慎的走好自己熟悉的路,同时还要适机尝试走新路,但踏上新路之前,一定要探路,且不要离开自己熟悉的路太远,走“新路”的时候,千万不要相信“捷径”,更不要试图走“捷径”,真正的“捷径”绝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否则我们就不会有“如履薄冰”的今天。

我们能看到的“捷径”,很多人都能看到,所有人都想走“捷径”,因此,会有很多人拥堵在“捷径”上,结果谁也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