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得辽阳(2 / 7)

五姓不绝 醉夜刀 12608 字 2017-06-29

罢。另有大宋辽阳行省辽阳翼元帅府万户赵忠,有一句话请问关平章大人,柳大清等人现在何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城头上沉默片刻,喊道:“柳大清等人,克扣军饷、侵占民田,违我军纪,残我军民,已经被斩。国法军纪,岂容小觑?李总管请城下叙话。”话中提及国法军纪、不容小觑,隐隐威胁的意思。敢犯上作乱,知道什么下场么?柳大清就是榜样。

李荣纵马奔驰,前呼后拥来到吊桥前边:“平章大人有何话说?”

“平章大人问你:为何提军至此,是否受了小人谗言?有什么误会,自家人尽可说的分明,何必兵戎相见?没得便宜了外人鞑子。”

“我李荣,一心报国。视大人如父辈,我执礼如子侄。但凡大人有所差遣,刀山火海,无有不遵,置之死地而后生。对大人,不可不谓恭敬从命。我尊敬的是大人么?非也!我尊敬的是大人的忠诚。”

李荣扬起马鞭,指向天空,慷慨激昂,道:“我尊敬的,是大人对我主公,对我皇宋的忠诚。然而,大人真的忠诚么?出卖潘美,交通无良哈;杀柳大清,吞并部属,所为者何?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人既有反意,暗通鞑虏,不忠我皇宋,即非我皇宋之平章大人,乃为汉贼,人可诛之!”

许多内情,士卒并不知道。李荣此言一出,城上守军微微骚乱。

郑三宝亲自出面,扬声大喝,道:“我城中守军十万,粮足兵精;、辽西刘平章,不日三十万援军即到。说什么暗通鞑虏?休得血口喷人,不见纳哈出数十万围城,尚且无功溃逃,你就以区区十万人,来犯上作乱么?速把赵忠此獠捆绑奉上,念你有为我大宋开拓疆域之功劳,免你一死。”

李荣哈哈大笑,他身前身后的雪地,因了方才短暂的交战,被鲜血染的红艳艳。他喟然长叹,道:“平章大人,不要狡辩了;你送去无良哈的信使,现在我的手中,你要看看么?你且请看这地上,死的,尽是我大宋虎贲;流的,尽是我忠勇壮士之鲜血。什么叫亲者痛、仇者快?这便是了。

“平章大人,你若是还有半分忠于主公的念头,开了城门,负荆请罪;我虽位卑人微,愿意用性命担保,愿意用我攻克岭北的功劳担保,定会乞求主公,保你不死。”

城头半晌无话,大旗飒飒,一群人簇拥着关铎,走了下去。

深了,北风呼呼地刮着。

天上的乌云消散开去,显出一钩明月。清冷的月光洒将下来,反射出雪光,映照得城上城下,宛如白昼也似。远山莽莽,近水皑皑。这已经是围城的第三天,守夜的士卒跺着脚,打着哆嗦,警惕地守卫营外。

关铎往城墙上浇了水,冻得硬邦邦、滑溜溜。白日里,李荣组织了好几次攻势,奈何城坚墙高,进不得一步。

风高雪大,不利长期围困。野外宿营,到底比不上城中,军中冻伤情况越来越严重,非战斗减员多过战斗减员。往营中转一圈,每每见到些冻坏了腿,或者冻烂了胳臂的;其他没了手指,冻掉耳朵的,寻常可见。

这才仅仅三天。

李荣夜不能寐,其实早在出军前,他就对此有所准备,但真的发生在眼前,眼看着士卒们一个个减少,每天早晨成车地拉出去;耳听着他们辗转呻吟,夜色中清晰可闻,难免有些发愁。

他竭尽所能,做了所有可以做的事儿。他下令提高姜汤供应的次数和数量;把死去者的衣物分给活着的人穿上去;不当值的,组织活动、运动,保持热量;给各营发酒,用来擦身。可这一切,依然远远不够;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静寂的营中,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张玉掀开帐幕,快步走了进来。他顾不上抖落披风上的雪,喜形于色,递过来一封箭书。

“城上来信了。”

三天,三十六个时辰,每一刻钟,都有人冻死。雪拥蓝关马不前,李荣岂会不知雪下攻城的险处,他所倚仗的,非将校之豪勇,非士卒之能忍;他所倚仗的,正是这一封城中来信,这一封姗姗来迟的城中来信。

三天,三十六个时辰,他日夜不歇,轮番攻城。因此而死的士卒何止千百,他为的,就是这一刻:“城门换防了?”

“这一回,总算换上了咱们的人。”

李荣接过箭书,打开观看。上边寥寥数字,笔迹他认得,正是乔装壮丁、派入柳大清等人营中的一个千夫长。他低声读道:“三更,火起。”他蓦然抬头,聆听帐外更鼓,“什么时辰了?”

“亥时三刻。”

“传令,前营不动,以免惊醒守军;后部各营紧急集合。派人通知城角小山的李鬼,今夜入城,他们头一个。”

帐外的风,猛烈掀动着牛皮帐篷,拍打出惊心动魄的声响。插在帅帐两壁厢的火把,火光漂浮,漂浮出张扬等亲兵侍卫脸上、盔甲上的阴晴不定。邓勇应命而出,李荣展臂起身:“着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