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乱。
李荣分析孛罗的心态,说道:“两害相权取其轻。
“相比阳翟王,对鞑子皇帝、对孛罗来说,都军的损害反而是小的。我军若选出数千精锐,奔袭兴和,只要取得一场胜利,给孛罗以较大的杀伤,示之以威,使得他明白继续攻打都是件得不偿失的事儿。这场仗就算是打完了。都也就太平无事了。唯一的问题,我军要是奔袭,有几分的胜算?”
诸将分别发言。
有的认为胜算大,有的认为胜算小。认为胜算小的.
李荣闭目深思多时,心中有了定论。
他却不先说,制止了诸将的争论,问朱升道:“先生说有两件好事,另一件是什么?”
“辽阳军报:纳哈出遣使求和。”
,顺帝。
这时的元帝名叫妥欢帖睦尔,庙号是惠宗,顺帝这个号,是朱元璋送给他的。因为朱元璋认为他灭国前夕,不背城一战而舍弃大都,逃窜漠北,是顺天应命。其实,顺帝不但在逃窜漠北是顺应了天命,其它还有很多次类似的举动。
比如阳翟王造反,派了个使者质问顺帝,说:“祖宗以天下付汝,汝何故失其太半?何不以传国玺授我,我来做帝位!”顺帝回答道:“天命有在,汝欲为则为之。”意思就是说:“看天命,你想做,就来试试看。”很不愠不火,颇有风度。
在这之前,“关先生破都东向,有劝顺帝出奔,帝大言:‘无妨,自有福来,何奔之有?’”在这之后,“明将入京师,有劝顺帝留守,帝但观天文,搔首无言,继而出奔。”
顺帝出奔到都,有一天,“有狐数头入行殿,直至御座下。御史大夫阿剌不沙见,极言亡国之兆。曰:‘天意如此,朕将奈何?’”
历数元朝诸帝,短短数十年,有十几个皇帝。元朝的帝位之争是非常激烈的,最短的在位只有一个月,大多数二三十岁就崩了,最小的才六岁,还有一个只有八岁。或因宫廷政变、或因军事兵败而死的,就有三个皇帝。
只有世祖忽必烈与顺帝两个人在位的时间最长,甚至,顺帝还超过了忽必烈。
忽必烈在位三十五年,顺帝在位三十六年。中间的那几个元朝皇帝的在位时间,加在一起也不过才总共三十八年。
顺帝不嗜酒,好画,能观天文。他小时候被流放到高丽,13岁登基做皇帝。权臣尽数死在其手,杀一品大臣数百人。他有鲁班天子的称号,曾凿地道去看天魔舞。他信奉佛教,喜欢欢喜禅,却也设置经筵,听汉人的儒生讲解经典。他有着可以查证的蒙古血统,但当时传闻,他是宋朝皇室的后裔。
他登基之初,有权臣伯颜;到了后期,有军阀内战,皇太子争权,但是他的帝位却一直坐的稳稳当当。他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又是北元的位皇帝,竟以亡国之君,依旧面南称孤,得以善终。朱元璋说他顺应天命,诚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