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李荣(2 / 3)

五姓不绝 醉夜刀 4089 字 2017-06-22

去想想怎么打。尽量少死点兄弟。

.走在回军营的路上想着那句。老子也没儿子。想想老毛折磨多年的照顾也有点感动哎,身乱世人不由己。尽量保自己命才是王道,不想了.到了军营,对着门口的侍卫说把李鬼,邓勇,还有张玉,及洪洗象,几位百夫长。给我叫过来。

过了一会,李鬼.张玉.邓勇.洪洗象。虎虎生风到了堂位之下.几人一起像坐在主位的李荣打招呼,老大,将军

李鬼,到.什么事把我们火急火燎叫过来,是啊邓勇,也在旁问道,行了。废话少说,毛将军让我部和他一起,去打上都.诸位有什么想法和建议,都说说吧。李鬼道,老大说怎么打我就怎么打,听将军的,行了你给我闭嘴。邓勇,你说说看,将军不好打啊,上京周边尽是蒙古人,不是汉民。不好鼓动。是啊.张玉说道.洗像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将军,其实也好办就按老办法,就像你说的打土豪分田地。那蒙古部族贵族。个个富的流油。杀点分给那些平民肯定可以拉拢些蒙古人过来,再说这些年,天下未定是哪些蒙古下层人还能来中原打草谷,天下一定,没有些财物来源,个个未必肯帮那些蒙古贵族卖命,我们分写财物肯定有人投靠我们的,再说这些年我们手下不也有些蒙古人溪人,女真在我们手下卖命,个个都忠心耿耿,李荣一听也是,这一趟去上都未必都那么差,好了,都回去收拾盔甲兵器,明天出发。

上都。辽国上京临潢府,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镇南

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契丹(后改称辽)。辽王朝共有五个京城:1.上京临潢府。神册三年(918年)阿保机在其发祥地临潢(今内蒙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筑西楼城为皇都。会同元年(938年)更名为上京临潢府,是辽朝前期的政治中心。2.东京辽阳府。神册四年(919年)在辽阳旧城的基础上重修,置东平郡。元显元年(926年)辽灭了渤海国,改其名为东丹国(即东契丹的意思)。第三年迁东丹人民于东平郡,升为南京。后因幽州置了南京,便将该南京改作东京,称为辽阳府。3.南京析津府。元显十年(936年)辽得了“燕云十六州”后,在原来幽州地方置南京(又称燕京)为幽州府(今北京西南),开泰元年(1012年)改为析津府。城高三丈,周围达三十六里,是辽代最繁盛之地。4.中京大定府。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在原奚王牙帐所在地建立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宁城县西南大明城)。随即移置汉户到中京附近,使这里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辽朝后期政治中心移到这里。5.西京大同府。重熙十三年(1044年)辽朝又升云州为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名西京。扼西南要冲,是辽的边防重镇,“非亲王不得主之。”金朝灭辽之后,基本上沿袭了辽的五京,名称未变,只是在升金的都城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子)为上京后,便将辽上京改为北京。另外金一般称辽的南京为燕京。至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原燕京,改为中都大兴府。废临潢府,形成了金的五京:中都大兴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东京辽阳府和南京开封府。

辽阳、元代至元六年(1269年)辽阳为东京总管府,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设辽阳等处行中书省。行省直辖7路1府,属州12个,属县10个,另有驿站120处。行省辖辽阳路,省、路治所均在辽阳市老城区。辽阳路领辽阳县、盖州、懿州。

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大起义。1357年,红巾军兵分三路转战辽东各地,攻陷辽阳,杀死懿州总管吕震。1361年起义军失败。

明代在辽东废州县,立军卫制,修边墙,实行军垦,使辽东地区城镇林立,农业发达,工商业进一步发展。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伊始,便对辽东用兵。1370年元朝辽阳行省平章刘益投降明王朝,朱元璋下令设置辽东卫指挥司,任刘益为指挥同知。败走辽阳的元将洪保保不满,密谋刺死刘益,投奔元将纳哈出。同年明廷又建立辽东指挥使司,任马云、叶旺为定辽都卫指挥使,在老鸦山寨(辽阳东)击溃元将高家奴,先后占领辽阳、沈阳等地。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设立辽东都司,治辽阳,辖有二十五卫二州。辽阳是明朝统治辽东地区的军事重镇,又是辽东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以辽阳中心设有六个卫一个州。

燕山,即李荣,埋葬双亲所在.

燕山中国北部著名山脉之一。战略要地。西起洋河,东至山海关,北接坝上高原,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西南以关沟与太行山相隔。南侧为河北平原,高差大。滦河切断此山,形成峡口——喜峰口,潮河切割形成古北口等,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在军事中也很有地位,古代与近代战争中,常常是兵家必争之地。

东西长约420千米,南北最宽处近200千米,海拔600~1500米,主峰东猴顶,海拔2292.6米。其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