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因为它太大了,我还是建议用非常规的手段。”白练秋说道:
“你的意思我明白,你放心,二机部已经重新运作——你先把电话给张蕴钰同志。”总理说道:
白练秋把电话给了张蕴钰,电话里总理又着重强调了基地的安全问题,又告知从新疆军区调派的两个团,明日就会到达,一定要管好军队的纪律。
白练秋待张蕴钰放下电话,又仔细讲了裂缝下面的情况。
对于这裂缝的出现,白练秋也更正了一个错误性的判断。当白练秋得知被感染的同志有梦游行为时,她推断是次声波的引诱导致病发,基于这个推想,白练秋认为封可能进化出了次声波捕食机制,就类似于蝙蝠的超声波定位。
现在看来,这个推想并不对,被感染的同志会梦游应该还有其它机制引发。大裂缝成了气流的通道,地底下已经很难再积聚足够强的气压推动地壳震动,所以次声波也就不会再出现,而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
59年核试验基地选址的时候,张蕴钰带领部队对罗布泊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区域划分。裂缝所在的区域被编为3号地区,在基地的东北方向,450公里处。也正是这一区域,被称为死亡地带,方向难辨,是有去无回的地方。
张蕴钰连夜整军,随后命其立即奔赴3号地区,设立防线。
次日,新疆军区的两个兵团先后到达,编号为7团和11团,这是他们在原部队的编号。7团团长名叫张正仁,看起来文绉绉的。11团团长是姜森,外号老姜,参加过大西北的解放战争。因为这两个兵团都是整编制的,不好拆分,于是11团驻守裂缝东北端,7团驻守西南——裂缝是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
张蕴钰犹豫是否要将事情告知7团和11团的战士们。基地的同志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受到封的折磨,现在它出现了,也无需对同志们多交代什么,派他们奔赴战场,那就跟报仇雪恨差不多。可是,新疆军区的同志就不一样了,他们对封的存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如果告诉他们,这次将要面对的敌人可能是行尸走肉,他们的胆怯可能会影响全军的作战部署。
经过再三思考,张蕴钰决定还是暂时隐瞒实情,只告诉团级指战员,而对战士们所宣导的内容是他们将要和基地的同志共同完成一项绝密任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是看到的,还是听到的,都必须无条件坚决保守。
张蕴钰命部队在大裂缝周围,设立岗哨,围着裂缝24小时,不间断巡逻。巡逻小队以班为单位,至少配备一把58式喷火器,其余人配备机枪。
张蕴钰召开军事作战会议,在会上孔辉提议在裂缝两端布上地雷,这样可以减少战士们的负担,此外还因为这个地方坡度较为平缓,封最有可能从这个地方爬出来。
对于孔辉的提议,白练秋认为可行,但是所布的地雷不能是硝铵型的,因为硝铵型炸药不但炸不死封,还会把它炸得四分五裂,以至于更难收拾,如果让它的残渣碎末散在空气中,还会增大战士们被感染的几率,哪怕是擦破点皮,甚至是鼻孔流血或嘴唇干裂,都会是封侵染人体的途径。基于这种考虑,如果真要布地雷,也得布燃烧型地雷,而且爆破力不能太强。
会议结束,白练秋留下特意跟张蕴钰说让中央立即派一个爆破专家过来。
“为什么,我们要爆破专家干什么?”张蕴钰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于是就问了。
对于张蕴钰的疑惑,白练秋诉说诉说道:“国内形势动荡,二机部的运行困难重重,如果半月之内不能给出明确的投弹计划,那只能考虑将裂缝填埋——让裂缝两侧的岩壁坍塌,将封埋于地底,让它沉睡,而我们离它远远地,再也不去招惹它。”
“哎,等等。”张蕴钰打断白练秋的话,惊讶地说道:“你的意思是,我们核试验基地得搬家,选地儿重新建设——不,不,这可不行。”
“所以说,还是后面一种情况更理想。如果中央给出了明确的投弹计划,核弹投下去之后,裂缝依旧需要填埋,因为裂缝很深,核弹在底部爆炸,巨大的压力会把砂石喷向高空,甚至是喷出大气层。”
“把一点砂石喷到空气中,这无伤大雅吧?”张蕴钰说道:
“别说是把一点砂石喷到空气中,就是喷出地球引力场,飞到月亮上去,那都不是问题。我真正担心的是把封的残渣碎片喷到大气中,这样它就有可能随着大气环流,飘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在那里繁殖壮大——如此我们不但没能杀死它,反而事与愿违,成了毁灭世界的帮凶。”白练秋说道:
张蕴钰听完白练秋的话,表情极其严肃,说道:“没想过,会有世界末日这种后果。”
“当然,“太岁头上敢动土”这种由古至今传下来的恐惧,那也不是闹着玩的。”白练秋说道:
张蕴钰知道了此次行动的严肃性,于是立即给北京的聂帅打电话,按白练秋提议的,让中央立即派一个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