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羽见那伙土匪带着张和逐渐离开得越来越远,心下也有些犹豫,刚才是否应该出手相救。但是思量再三,觉得那伙土匪只是请人上山,并不取人性命,而且这时没有十足把握在一位元婴期高手之下救下如此多之人,若是贸然行动只是徒添伤亡。便在原地按兵不动,觉得救人之事还得从长计议。
张富贵和那彪形大汉则立即带着商队往回赶,和在后面默默旁观的墨羽碰个正着。看见年轻的墨羽正孤身一人站在大石头后面,显然刚才发生的事情的前因后果都看在眼里。那彪形大汉便有一阵莫名的怒火涌上心头,对刚才的憋屈发泄似的,对着墨羽大叫道“喂,小子,看戏看够了吗。看你小子眉清目秀,细皮嫩肉的,再不速速离开,小心被抓上山去当压寨童子。”
“我的安全不用你来担心。不过我听到那土匪提起张和,那被带走的公子可是云海三杰的张和公子。”墨羽并没有被彪形大汉的话所激怒,而是转身向那位管家打扮的人询问情况。因为张和之名墨羽也是早有耳闻,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
“没错,我家公子正是闻名天下的张和。我们这位镖头生性有些粗犷,说话有些粗鲁,还请见谅。今天的事情还请公子保守秘密,以免伤了我家公子名誉。我们要立即报官营救我家公子,你也快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吧。”那位老管家倒是处事圆滑,说话之间尽是讨好之意,实则是怕消息泄漏损害张和的名节。说完这些便带着商队紧急的离开。
“没想到居然在这个地方碰上了举世闻名的张和。他可是现今云海国中的云海三杰之一。民间传说要论当今诗赋则是“一张,二玄,三浩然。”一张正是眼前这张和,二玄则是天泉镇李家的李玄,三浩然则是郑浩然。此三人被封为云海三杰,举世扬名,其诗赋更是家喻户晓。也或许正是张和的名气引来了今天的横祸吧。”墨羽暗暗想到。
这个张和可与往昔的书生也有所不同,据悉,张和同李玄两人一同参加科考,一同中举,正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两人均功成名就。
两人参加殿试之时,本朝皇帝林延听说了两人的才名,便一时兴起决定让两人以科考为题作诗词一首来作为两人的胜负,也作为两人的排名之争。
结果民间素有“一张,二玄,三浩然”的传言,张和自然先作词一首欲望难,欲忘难,往惜峥嵘一点中,醉己,醉人,醉曾疯,千金散去海复来,羽衣蜕下不眠虫,欲饮还香来得报,从此便作局中人。此词极尽才华描写科考的心路历程,抒发欲精忠报国,一展宏图的凌云壮志之情,也是张和内心的真实写照。也算是感情饱满,巧夺天工,张和却不知,身为皇帝的林延却并无体会,甚至对此心中不悦。
恰恰相反,李玄却有了后发制人的优势,并善于察言观色,发现林延对张和的感情泛滥无动于衷,甚至颇有些反感,暗暗窃喜,立即调整方向高声扬声诵道“朝歌,朝歌尽落满城中,一入风云便从龙。江山带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李玄的诗大气恢宏,盛赞当今的繁华和强盛,特别是最后两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则是将修仙者无尽的寿命带入诗词中,更显云海国的长盛不衰。此诗显然更符合皇帝的心意。
后来两人一同中举,李玄留在了京城,被安排到国子监当侍从,一入国子监,便等于仕途平步青云,从此高官厚禄,享用不尽。而张和则被安排到穷困的平舞县当县令。两人的命运由此变得有了天差地别。最后张和干脆弃官从商,真别说,其诚信经营的原则很快让他积累了许多顾客,很快变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地方商人。
同样是七品官,咋个差距待遇就这么大喃。原来李玄之诗中的风云之地暗指国子监,其诗词又颇合皇帝心意,皇帝自然大笔一挥同意了,而对于张和你如此感情饱满,想来作为一届父母官最为适合。你小子就到那穷乡僻壤历练历练,当你明白了人情世故再回来吧,皇帝林延这样想的,谁知张和不解皇帝心意,弃官而去,让人遗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