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乃为了博阳的流民而来,眼下博阳一带的流民已经越来越多,这住行倒还好将就,可这口粮确是个大问题,眼下博阳一带的流民已经超过四十万之数,每日所耗费的口粮实在太过庞大,而且流民的数量还在激增,一个处理不好,宫担心引发严重的后果。”
孔融闻言吓了一跳,四十万流民,那可真不是开玩笑的。眼下粮食处处吃紧,去年全国各地又大面积的闹蝗灾,因此孔融也不好接腔,便问道:“何来如此多的流民?”
陈宫叹道:“还不是黄巾贼给闹得,眼下整个大汉十室九空,处处都是逃荒避难的流民,若是不妥善处理,谁敢保证不会又出什么乱子。”
“宫台在博阳官居何职?此事可有上告朝廷?”孔融觉得此事过于重大,北海虽然还算不错,但绝对养不起那几十万流民,因此只能让陈宫向朝廷求助。
其实整个青州,也就剩北海这唯一的一方净土了,其他地方莫说余粮,连自己都喂不饱。
“大人,此时朝廷也是无能为力,况且此时宫台也是白身,不过宫曾听韩将军提起过,说文举公乃是真正的天下名士,定然是以天下百姓为念。遥想当年文举公祖上的孔圣人,当时为了解救天下的黎民百姓,不惜周游列国,寻找解救万民良方。而今文举公效仿先祖,为了几十万流民,慷慨解囊,此事将来必将名留青史,成就一段佳话。”
陈宫越说越激昂,语气也越来越亢奋,说到后来,简直是满脸崇拜的看着孔融道:“古有孔圣人访良方,今有文举公义借粮;不使先辈专美于前,文举公实乃我辈楷模啊!”
孔融见陈宫越说越兴奋,几次张口都没找到插话的余地,然而此时等陈宫说完,孔融倒不知该如何接口了。陈宫所言都没错,孔融呢也确实想要这份声誉,可问题是,从那搞来这几十万流民的粮草,把他这把老骨头拆了也没啊。
当下孔融脸上的神色异常精彩,憋了半天竟不知该如何开口。
(本章完)